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0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拟建水库的长、短旁通洞排沙效果进行了水工模型试验研究,试验中率定了旁通洞的泄流能力;观测了旁通洞进口及洞内流态;测量了长、短旁通洞在正常水位下,宣泄不同流量时的含沙量等。试验结果表明:在闸门全开情况下,长、短旁通洞的泄流能力均超过200m3/s;在输沙模数1200t/km2考虑下,长旁通洞方案中水典型年过机年平均含沙量为51.3g/m3,短旁通洞方案中水典型年过机年平均含沙量为59.0g/m3。研究结果证明:长、短旁通洞泄流能力均满足分流要求、旁通洞进口段与导流洞结合段无不良流态、短旁通洞的输沙能力略优于长旁通洞方案。  相似文献   
2.
国内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国内油田含油污水常规处理技术的分析,介绍了国内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的现状,论述了国内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所面临的新问题,对国内油田含油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电渗析废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电渗析技术在工业废水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一般总结 ,并指出了电渗析技术在水处理方面具有的一些优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文丘里水膜除尘器的模拟试验 ,探讨了嘴喷在不同喷水流量下的总除尘效率和对不同粒径的分级除尘效率 ,得出了该种除尘器能有效去除5 μm以上的飞灰颗粒的结论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 ,该除尘器除尘效率可达 98%以上。影响该除尘器效率的关键是运行中喷嘴容易堵塞 ,导致喷水不均匀 ,使除尘效率大幅降低 ,据此研制了稳定、不停运自动反洗的过滤系统 ,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一、旅游科普的概念与意义旅游科普是科普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主要是针对科普的内容而言的,指向公众普及推广旅游知识、旅游方法和旅游思想观念,以提高公众的旅游素养,培  相似文献   
6.
一、旅游科普的概念与意义 旅游科普是科普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主要是针对科普的内容而言的,指向公众普及推广旅游知识、旅游方法和旅游思想观念,以提高公众的旅游素养,培养公众的旅游偏好,树立科学的旅游道德价值观,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功能的科普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7.
以拟建杨林船闸淤泥质土开挖料综合利用作为研究对象,以石灰作为改良剂,对不同掺灰量的改良淤泥质土进行砂化试验、击实试验、界限含水率试验、直剪试验和压缩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掺石灰的改良方法,能够快速降低淤泥质土的含水率,使土体从块状变成散粒状;随着掺灰量的增加,石灰改良土最大干密度减小,最优含水率增加;掺灰量对液塑限的影响较大;随着掺灰量的增加,石灰改良土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C显著增大,压缩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EDTA滴定法检测水泥搅拌桩水泥含量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EDTA(乙二酸四乙酸二钠)滴定法运用于水泥搅拌桩水泥含量检测的适用性,进行了不同龄期下不同水泥含量的EDTA消耗量试验和不同粒径范围时EDTA消耗量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泥含量较低时(小于10%),水泥含量与EDTA消耗量近似成线性关系;随着水泥含量的增加,EDTA消耗量增加速率逐渐减少,EDTA消耗量与水泥含量关系曲线呈现非线性特性。不同粒径范围下EDTA消耗量与颗粒的粒径近似成反比关系,随着水泥土的粒径的增大,EDTA滴定平行样之间的离散性增加,过2 mm标准筛的水泥土满足试验离散性和误差要求。通过对水泥搅拌水泥含量分布范围内的水泥含量与EDTA消耗量相关性分析,认为用双曲线拟合效果较好。利用水泥含量的倒数与EDTA消耗量的倒数成线性关系制成的标准曲线可用于现场实际检测。  相似文献   
9.
基于传统黑板粉尘产生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不宜擦拭干净等弊端,研发新型全自动免擦除尘黑板,主要由板面、转轴、板擦、电动机、支撑面板等几部分组成,分为驱动系统、封闭除尘系统及辅助装置系统等部分,该黑板减少粉尘污染使得教学环境更加绿色健康,研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0.
电渗析处理氨基酸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电渗析技术对低浓度微酸性L-谷氨酸-水物系的分离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在实验条件下,氨基酸溶液经多次循环,浓相达饱和浓度0.05mol/L,稀相出料COD值小于100mg/L,达到排放标准,同时得到描述设备特性的经验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