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7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3S技术是进行资源环境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中,应用3S技术能够快速地获取动态变化信息,并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具有传统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该文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探讨了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并在3S技术支持下,对密云县1991年到2001年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定量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从1991年到2001年,密云县土地利用变化呈现出下列特点——林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密云水库面积明显减少,形势比较严峻。  相似文献   
2.
将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和模糊系统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并提出了一类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模糊系统建模和控制方法。仿真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用于多种难以建立数学模型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阴极材料锂铁氧化物电极的导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合成锂铁氧化物的过程中,使Li2CO3轻微过量,可以提高锂铁氧化物电极的导电性。在同一温度下,随着Li:Fe值的增大,锂铁氧化物电极的导电性增加。相同Li:Fe条件下,锂铁氧化物电极的导电性随着温度升高按指数规律增加。扫描电镜研究(SEM)表明,Li:Fe比值不同,制备的锂铁氧化物电极表面形貌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氟化物熔体中电解共沉积硼化钛的阴极过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循环伏安法首次研究了LiF-NaF-K2TiF6-KBF4熔盐体系中钛离子和硼离子在铂、钼电极上电化学还原及电合成硼化钛的阴极过程机理。对恒电位电解的沉积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当体系中硼钛摩尔比B/Ti大于2时,钛与硼可在同一电位下实现电解共沉积并反应生成硼化钛。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以非化学化工专业类学生为教学对象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的特点,以及为提高这一课程的教学质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6.
建立同时测定水产品中19种多氯联苯的气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样品采用丙酮和石油醚混合溶液为提取溶剂,利用分散高速匀质法提取19种多氯联苯,提取液用浓硫酸和层析柱进行双重净化,正己烷洗脱,经气相毛细管柱(HP-5MS)分离,以1.5mL/min流速的氦气作为载气,电子轰击离子源电离,用TOF/MS全扫描模式采集数据,以保留时间和离子精确质量数定性,外标法定量,建立了水产品中19种多氯联苯同时测定的方法。结果显示19种多氯联苯在5.0~500.0μg/L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86,方法检出限(LOD,S/N=3)介于0.12~1.07μg/kg,方法定量限(LOQ,S/N=10)介于0.40 ~3.57μg/kg。在5.0,10.0,20.0μg/kg 3种加标水平下,19种多氯联苯的平均回收率介于79.6%~103.4%,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介于2.2%~9.6%;在20.0,100.0,200.0μg/kg 3种加标水平下,19种多氯联苯的平均回收率介于77.4%~104.6%,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介于2.7%~9.8%。结果表明,建立的检测方法准确、灵敏、可靠,可用于水产品中19种多氯联苯的监督检测。  相似文献   
7.
Ballester GE  Sing DK  Herbert F 《Nature》2007,445(7127):511-514
About ten per cent of the known extrasolar planets are gas giants that orbit very close to their parent stars. The atmospheres of these 'hot Jupiters' are heated by the immense stellar irradiation. In the case of the planet HD 209458b, this energy deposition results in a hydrodynamic state in the upper atmosphere, allowing for sizeable expansion and escape of neutral hydrogen gas. HD 209458b was the first extrasolar planet discovered that transits in front of its parent star. The size of the planet can be measured using the total optical obscuration of the stellar disk during an observed transit, and th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planetary atmosphere can be studied using additional planetary absorption signatures in the stellar spectrum. Here we report the detection of absorption by hot hydrogen in the atmosphere of HD 209458b. Previously, the lower atmosphere and the full extended upper atmosphere of HD 209458b have been observed, whereas here we probe a layer where the escaping gas forms in the upper atmosphere of HD 209458b.  相似文献   
8.
采用低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PtSn/C阳极催化剂,采用XRD、TEM等测试方法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和粒径大小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采用低温固相反应法制备的PtSn/C催化剂和Pt/C催化剂均表现为Pt的fcc晶体结构;Sn的加入导致Pt的晶胞参数增大;与同法所制Pt/C催化剂相比较,PtSn/C催化剂中金属Pt在碳载体上分布较均匀,金属粒子的粒径较小,平均粒径约为4.8 nm,从而具有更大的反应表面积. 电化学测试表明,对于甲醇电氧化,PtSn/C催化剂具有比Pt/C催化剂更强的催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毛冬青甲素对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体猫心脏实验表明毛冬青甲素能增强心叽收缩性,增加心输出量、动脉血压和外周血管阻力,轻度减慢心率,增加分钟张力——时间指数,以低效率的方式增加心脏作功;轻度改善心脏的舒张特性。离体豚鼠心脏制备也表明毛冬青甲素增强心脏收缩;该药的量效曲线与异丙肾上腺素的量效曲线不平行,且不受心得安(10~(-7)M)的影响而右移,提示该药的正性肌力作用可能是对心肌直接作用,并可能不是通过β受体而实现。毛冬青甲素与哇巴因合用,不影响豚鼠哇巴因LD100。本文报导了一种利用(dp/dt)/P曲线测取左室等容舒张期压力降低的时间常数(T)的简便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储能技术面向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服务于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储存、转换及应用领域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技术核心。近年来,以电储能、热储能、氢储能等为代表的先进储能技术推动着高效储能系统逐步成熟。同时,包括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熔融盐材料,储氢材料等在内的电化学储能器件和储能材料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为庆祝北京科技大学成立70周年和其新成立的储能科学与工程系,经协商,由《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英文版)》期刊出版“先进储能技术及关键材料”专刊。来自中科院物理所、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大学、中科院过程所及北京科技大学等研究机构的顶尖科学家受邀分享他们在电化学储能材料、电化学储能器件及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和展望;来自加拿大、丹麦和韩国的世界级科学家受邀分享他们在可再生能源制氢、车用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和综述。 专刊包括了16篇文章,其中,1篇来自物理所陈立泉院士课题组,1篇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吴峰院士课题组。所有论文围绕电化学储能和氢能储能的先进材料和器件,包括更高能量密度和更长寿命的材料设计和开发、对相关系统的描述和基本理解、以及电池材料的回收再利用。这些原创作品为了解先进储能材料和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前沿提供了见解。 北京科技大学新成立的储能科学与工程系以“厚基础、重实践、深融合、强创新”为培养理念、以“电化学储能、先进储能材料、工业储能和智慧储能”为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特色、以“电储能、热储能、氢储能及碳中和”为储能化学与物理交叉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向,构筑“四纵四横”的储能新格局。储能专业与学科方向致力于规模化基站储能破解可再生能源的“时空转移”、新能源车移动储能推动终端用能去碳化、工业储能破除行业能源壁垒、智慧储能重构我国能源体系。 客座编辑们希望通过本期专刊,为先进储能技术及储能材料提供一个广阔的视角,以期促进化学家、物理学家、材料科学家与交通运输、电力工业和冶金工业等用能企业之间的跨学科合作。我们衷心感谢所有作者和审稿人以及期刊编辑团队对本期特刊的奉献和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