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有限控制体法对一个任意弯曲形状管道内的气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其复杂的管内紊流用k-ε模型进行模化.计算得到了整个管道的气流流动结果,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及其计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的媒体投入了大量的报道。相比唐山地震时媒体的表现,对这两次震级相当的地震的报道,我国媒体的表现差异很大。本文对两次地震后媒体对灾难的报道进行对比,从新闻时效性、信息量、报道角度、新闻表现等几个方面看我国媒体在应对重大安全新闻事件时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对于微动勘探法常用的圆形阵列,讨论圆周上不同台站数量和分布方式对实测结果的影响。以10个台站的圆形阵列为例,对场地实测微动数据估算其空间自相关系数;并对比分析不同台站数量和分布方式情况下空间自相关系数的差别。结果表明:当圆周上只有1个台站时,难以得到准确的空间自相关系数;当等间隔分布3个台站时,能得到准确的空间自相关系数;当不等间隔分布3个台站时得到的空间自相关系数会有一定的扰动,且在第一个最小值附近有很大的偏差。结论是圆周上等间隔分布3个台站的圆形阵列最具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Seismic tomography reveals that a subducted ancient block has been preserved beneath the Moho of the Dabie-Sulu orogenic belt. Taking into account of geological and geochronological data, we inferred from the tomographic images that the Yangtze block was subducted northward beneath the Sino-Korean block and broken off at the depth <200 km during 200—190 Ma. The slab breakoff of the Yangtze block is the most important dynamic mechanism to control the exhumation of UHP rocks.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反相色谱理论与Flory—Huggins似晶格模型理论相结合,从热力学及动力学两个方面研究了不同结构的硝化纤维素(NC)-低分子体系的溶解特性,用反相色谱法(lGC)测定了表征体系相溶性的参数:此保留体积V_g、相互作用参数X_(1 2)~∞、混合溶解热△H_M~∞,并利用这些参数判定了不同体系的相溶性,为聚合物浓溶液理论提供了一定的论证。本文由lGC实验结果结合Ca lvet微量量热计实验结果,对NC的溶解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索探,论证了NC溶于良溶剂时的基本模型,为聚合物浓溶液体系溶解动力学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困惑以及解决的对策 ,探讨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关系以及利用多媒体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稳态不可压缩雷诺时均N-S方程、k-ε湍流模型,对旅客列车空调硬座车厢内气流场和浓度场进行了数值计算。采用立方体代表旅客,以人体呼出的CO2作为代表性污染物,研究了非空载下车厢内气流和浓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现有的送风方式除车厢两端外,车厢内沿长度方向气流分布比较均匀;人体散热和太阳辐射对车厢内流场温度场影响较大,非空载时车厢内流场分布与空载时有较大差别,太阳照射和人体产生的热气流使车厢内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车厢内过道区浓度较低,但座位区由于人员集中,人体呼吸区污染物积聚,浓度偏高,且车厢中部断面污染  相似文献   
8.
掺杂对CdSnO3结构和气敏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硝酸盐溶液浸泡方法在CdSnO3粉料中,分别掺入La、Pb、Ni及Ca四种元素的氧化物.实验结果表明,掺杂改变了材料的主晶相、微结构及物相组成,从而导致材料的电导、气敏特性与纯相的CdSnO3有很大区别,其中掺Ni2O3、PbO提高粉料对乙醇的选择性,有可能开发成酒敏传感器.  相似文献   
9.
后台阶流动包含分离流重要的流动特性, 采取欧拉-拉格朗日耦合算法对后台阶分离流动中颗粒扩散运动进行数值研究. 气相场采取大涡模拟方法, 亚格子模式基于标准的Smagorinsky 模式, 颗粒相运动采取轨道法模拟. 计算所得气相的流向平均速度和平均脉动速度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正确性. 基于此, 数值分析后台阶两相流动的特性以及流场涡结构的发展和演化过程. 结果表明: 两相流中颗粒的扩散特性既受到颗粒粒径的影响, 又与颗粒和涡结构的相互作用时间有关. 后台阶流场中增加结构物时, 流场涡结构发生变化, 即与扰动源保持一定距离后, 涡数量增多, 流场中颗粒分布不均匀, 较多颗粒聚集在涡的外缘.  相似文献   
10.
5种浮床植物在水环境恢复治理中的净化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美人蕉(Canna indica)、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rn)、水葱(Scirpus validus Vahl)、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水芹菜(Oenanthe javanica)5种珠海当地常见植物作为研究对象,构建珠海珠武涌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生态浮床,对5种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特性,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质量浓度等指标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株高从大至小排序为:水葱、芦苇、美人蕉、水芹菜、凤眼莲;质量增加从大至小排序为:芦苇、美人蕉、凤眼莲、水芹菜、水葱;根毛增长从大至小排序为:芦苇、水葱、水芹菜、美人蕉、凤眼莲.5种植物对水体中的COD、NH3-N、TN、TP的吸收能力差异显著,单位面积COD去除率高低排序为美人蕉、凤眼莲、芦苇、水葱、水芹菜;单位面积NH3-N去除率高低排序为美人蕉、芦苇、凤眼莲、水葱、水芹菜;单位面积氮吸收量大小排序和单位面积磷吸收量大小排序都为美人蕉、凤眼莲、芦苇、水芹菜、水葱.综合实验结果,确定采用美人蕉为主,芦苇为辅,再加上少量水葱、水芹菜作衬托来净化河涌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