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本文通过在高纯过共晶Al-Si合金中调整Te、Mg、P加入量的试验,研究Te对含Mg的Al-Si合金铸态硅相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Te、Mg、P中任何一种元素占优势时,都能以该元素为主影响合金的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用碲、钠、锶、锑、变质后的亚共晶铝-硅类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共晶硅相的粒状化能力作了初步研究。结果指出:经变质后硅的粒状化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粒状化能力由大到小大致趋势是:碲变质>锑变质>>锶变质>钠变质。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含Mg量为5%和10%的铸造Al-Mg合金中加入一定量的SJAM添加剂,并采用特殊的金属型铸造工艺,研究了这两种合金的机械性能和耐蚀性。结果表明,在铸造Al-Mg合金中加入SJAM添加剂,可获得较高的机械性能和较好的耐蚀性,合金的韧性也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合金元素对铸造AlSi7Mg合金导电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合金元素Si、Mg及杂质元素Cu、Mn、Fe等对铸造AlSi7Mg合金导电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i对合金的导电率有不利的影响,其含量应控制在下限;随着Mg含量的提高,合金的导电率降低,综合考虑强度和导电率,Mg含量应控制在0.25%~0.4%;Fe是合金中的有害元素,但其对导电率影响不大,其含量应低于0.2%;Cu、Mn是合金中的杂质元素,对导电率有不利影响,应减小其含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混合稀土对高铝锌基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的加入,使合金铸态组织细化,强度、塑性、韧性和耐磨性得以提高。在稀土加入量为0.1%时,湿砂型铸态组织中晶界与昌内均可观察到稀土相的存在,而在水冷金属型铸态组织中,却未观察到稀土的存在,稀土元素固溶于基体中。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不同壁厚的ZA27合金铸件在砂型铸造条件下凝固过程的观察,研究探讨了壁厚效应对砂型铸造ZA27合金组织、键全度和机械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壁厚的加大,铸件键全度降低,由分散性缩孔趋向于集中性缩孔,显微组织有粗化趋势,机械性能降低;但随工艺因素的改变,壁厚效应可消除或消弱,在砂型铸造时严格控制其工艺参数,在壁厚小于60mm范围内均可获得优质铸件。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测定ZL102合金液经碲变质后的表面张力和含氢量,以及浇注针孔试样等方法,对碲抑制铝硅合金针孔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碲对铝硅合金液有很强的脱氢作用;碲变质后铝液表面张力的减小,有利于脱氢产物的逸出;作常规脱气处理后再实施碲变质工艺的铝液,虽经长期保温,仍然能浇注出针孔度很低的铸件。经碲变质处理的铝硅合金是制造高气密性铸件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光学显微分析、扫描电镜形貌照像、线扫描分析以及热分析液淬等手段研究了Te、P、Na等元素对高纯及工业纯过共晶、共晶Al-Si合金中初晶Si及共晶Si形貌及其结晶过程的影响,提出了Te在合金中使共晶Si相变质的机理的看法,认为:Te使工业纯Al-Si合金共晶Si相变质主要原因有二:(1)减弱或消除了工业纯Al-Si合金中微量磷的影响,使其结晶过程及共晶形貌及尺寸更接近于高纯合金;(2)过剩的Te原子一方面促使α(Al)初生晶的形核,并抑制其枝晶胞生长,促使α(Al)枝晶尺寸和二次枝间隙减小。另一方面,吸附于Si晶体侧面,抑制其侧向分枝,这与P促进初晶Si形核细化初晶Si和Na促使共晶Si生长方式改变而成长为纤维状的机理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化学热力学计算,对熔模碳素铸钢件的脱碳机理提出了新的看法,并提出了在大气中浇铸时防止脱碳甚至使铸件表面渗碳的途径,同时通过试验在实践上加以证实。图6幅,表2个。  相似文献   
10.
含铝量对锌基合金耐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含铝量对高铝锌基合金在边界摩擦条件下耐磨性的影响,并探讨了锌基合金的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含铝量的提高,锌基合金的摩擦系数减小,耐磨性提高,在高速重载条件下,含铝量为48%的高铝锌基合金的耐磨性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