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混凝土箱梁的日照温度场可通过理论分析并进行仿真分析,建立箱梁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箱梁的日照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分别对箱梁各结构面温度的时程变化和各结构面的温差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顶板、底板、腹板外表面的最高温度均出现在14:00,各板内表面的出现最高温度相对于外表面存在滞后,出现时刻为20:00.箱梁各板在日照作用下会出现相应的横向温差,沿梁高方向的竖向温差在14:00达到15.69℃.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学术交流的重要意义,还蕴含着重要的动态情报资源,分析了学术交流活动中现存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时期更显突出。阐述从学术交流活动中开发利用动态情报资源的问题和建议,特别是要求政府作为和科研、科普、科技开发投资同样重要的位置列支,以完善科技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3.
针对混凝土梁疲劳过程刚度退化造成的动态试验力失真问题,基于PMS-500液压脉动疲劳试验加载工作原理,提出采用惯性力修正系数的动态试验力修正方法,并应用于7片预应力混凝土梁疲劳试验过程的动态试验力修正。研究结果表明:疲劳加载全过程中惯性力修正系数为2.5%左右,动态试验力呈三阶段递增的规律偏离疲劳加载预加值,修正后加载下限值的最大修正误差为5%左右,上限值的最大修正误差为1.3%左右,验证了本文修正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箱梁剪力滞研究多按结构一次成型进行分析,无法准确模拟自平衡施工过程所产生的累计效应.依托某连续梁桥的实桥测试,同步采集施工过程中的应变数据,分析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自平衡施工过程中的剪力滞特性.通过测试荷载作用前后的应变增量,归纳出累计剪力滞规律,并与块体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总结出若干规律:梁段累计剪力滞系数随着长高比或长宽比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其中自重和挂篮前移会增大剪力滞效应,预加力则减小剪力滞效应;剪力滞系数按结构一次成型计算平均小于考虑施工阶段的20%~30%,这一点在箱梁施工阶段分析时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5.
过量抽取地下水并非造成地沉的主因,应对密集的高楼大厦的荷载压力方向加以甄别.对地沉原因的新解是,地面荷载压力和地层支撑应力较劲的结果,从而导出荷应平衡理论.分析摩擦地桩荷载压力传递机理,发现地层具有整体的支撑应力,提出认识这种无形应力是有价值的自然资源.进而研究它受压的因应规律,可利用它在城市地质片区的整体中进行调济和配置,在防治地沉中发挥中心作用,并可从中获得较大的资源效益.治理地沉的方向应在于增强地层支撑应力,应用沙桩可直接和间接增强软弱地质的支撑应力,力求使它能够和地面不断增荷加载的压力取得并保持平衡状态,就有可能保持地面永不“下沉”.  相似文献   
6.
分析“赤潮”发生的原因:肥饶的海底底质可能是爆发“赤潮”的始发点,富营养化的海水是海藻疯长,形成“赤潮”的营养基础。陆域排废排污入海带来许多人畜粪便成分、工业废水、水产养殖池水排换、网箱养鱼残渣等都是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和肥饶底质的源由。近年来汕头有特色的几个发展项目:牡蛎养殖、薄壳养殖、红树林营造等,都能消化存在海水中的大量氮磷元素,有效消减海水富营养化、减少藻类疯长的营养基础,以生物方法釜底抽彰;达到防治“赤潮”的效果。本文用产品反推法进行定量分析,推算牡蛎、薄壳和红树林在消减海水氮素营养方面的数量,每年达到584.94吨,生产内优质海鲜蛋白2472吨,还营造出湿地的森林环境。通过发展这些特色项目的新产业,创造财富,化害为利。对此经验加以理论性的总结,扩大效应,把生产活动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为岸带海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