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报导了粘虫六索线虫(Hexamermis SP.)对粘虫(Pscudaletia separataWalKer)、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ubner)、菜粉蝶(Picris rapae Linnaeus)、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五种农业害虫的室内人工感染试验均获得成功。其感染率为36.84—100%。线虫寄生历期:当日平均温为27.3℃时,平均为8.1天;日平均温为13.1℃时,平均为24.8天。此外对线虫对宿主的感染方式,感染能力和感染强度等也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寄生在粘虫(pseudaletia separata walker)幼虫体内的索科(Me rillithidae)线虫为六索线虫(Hexamermis sp.)。六索线虫在我省的分布较为广泛,对粘虫发生与为害的控制作用十分明显,在某些地区调查.其寄生率一般可达70%左右,应用在虫情测报和害虫防治上,具有生产实践意义。本文第一次报导了六索线虫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史。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次报导了武汉市郊区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孑孓体内寄生等索线虫(Isomermis sp.)的生活史。等索线虫在6月至9月份对宿主的寄生率的幅度为5%~48%。等索线虫一年内可发生多代,当气温在26°~33℃时,完成一代生活史的周期为22~28天;并成功地进行了室内人工感染;此外就等索线虫对宿主的感染强度,寄生部位;雌雄性比等问题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1993~1994年对寄生于稻飞虱的长沙多索线虫在湖北省的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所调查到稻田均有分布,其宿主有褐飞虱等4种,寄生率为63%~92.5%,线虫在田间呈聚群分布,土壤含水量低于15%的时致死。  相似文献   
6.
7.
报道了采于湖北枣阳,武汉及湖南长沙等地稻田的八腱索属线虫一新种,命名为华中八腱索线虫(Octomyomermishuazhongensissp.nov)描述了形态特征,测量值及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8.
9.
本文记述了采于武汉市武昌区寄生于三带喙库蚊孑孓的罗索线虫一新种,命名为武昌罗索线虫(Romanomermis wuchangensis sp.nov.)其鉴别特征是:体细长;角皮较厚;6个头乳突在同一平面上排列为一圈;食道极细长而多折曲,其末端终止于接近尾端处。阴道呈梨形而阴道管明显弯曲。体长与交合刺长度的比率为35.7。已发现的自然宿主为三带喙库蚊、致乏库蚊等6种库蚊。  相似文献   
10.
粘虫六索线虫(Hexamermis sp.)生活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报道了粘虫六索线虫的生活史和生活年史。在河南上蔡县等地的粘虫六索线虫,完成一代生活史的周期乃半年。全年中线虫产卵、侵染宿主和越冬的规律是:4~11月间成虫可陆续交配产卵;春、秋两季,气温在10~31℃时.Ⅱ期幼虫可对宿主进行侵染;含胚卵、Ⅱ期和Ⅳ期幼虫、成虫均可越冬。大量越冬含胚卵和Ⅱ期幼虫是次年春季粘虫的侵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