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反”是《老子》一书中的重要概念。作为“道”之“反”,具有“相反相成”、“物极必反”、“循环往复”三种含义。老子的“反”之道的表达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不为为,以不争争,以不先先……这种“反”之道,为人们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生存之道。由此看来,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恰恰揭示了他的生命哲学、生存哲学的特质:谦下、守弱的“无为”与居上、刚强的“无不为”合二为一。这既表现了老子哲学所包含的大智慧,又反映了老子哲学所隐含的权术和阴谋。  相似文献   
2.
“反”是《老子》一书中的重要概念。作为“道”之“反”,具有“相反相成”、“物极必反”、“循环往复”三种含义。老子的“反”之道的表达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不为为,以不争争,以不先先……这种“反”之道,为人们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生存之道。由此看来,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恰恰揭示了他的生命哲学、生存哲学的特质:谦下、守弱的“无为”与居上、刚强的“无不为”合二为一。这既表现了老子哲学所包含的大智慧,又反映了老子哲学所隐含的权术和阴谋。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至40年代,从中原地区走出来的三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嵇文甫、赵纪彬,他们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艰难困苦的探索历程中,上下求索,从思想学术上为现代中国哲学和哲学史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冯友兰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和"贞元六书",标志着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为现代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立和中国哲学的创新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也因此成为20世纪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嵇文甫对先秦诸子哲学、宋明理学特别是左派王学的研究有较高的造诣,是我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哲学思想史的著名学者之一。赵纪彬的中国哲学史著作,确立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研究、书写中国哲学史的范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