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玉米纹枯病抗性与防御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玉米抗、感纹枯病的4个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玉米2个抗性品种和2个感病品种在接种玉米纹枯病菌后苯丙氯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在玉米接种R.solani后,POD、PAL、PPO和SOD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抗病品种瓦试13和沈试28比感病品种沈试29和掖单13增加的幅度大,酶活高峰出现的早,并发现玉米接种纹枯病菌后SOD活性均表现为先增加然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玉米丝黑穗病菌DNA提取方法比较(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一大主要病害,严重威胁着玉米的可持续生产。华致甫等用妇人指等5个自交系作鉴别寄主,对玉米丝黑穗病菌的致病力进行了试验,认为我国至少存在5个生理小种。用鉴别寄主来鉴定生理小种易受环境条件的限制,生理小种间是否存在遗传物质的差异,才能从根本上说明小种致病力的分化,而DNA的纯度是制约RAPD扩增质量的一个重要基础。因此,笔者对玉米丝黑穗病菌的DNA提取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蔬菜保护地土壤中木霉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通用引物PCR对蔬菜保护地部分土壤样品中分离到的木霉菌进行了多样性分析,并用UPMGA法对供试菌株的扩增片段数据进行图谱聚类分析。从13条通用引物中筛选出5条引物,分别为3-2,AS4,AS15 inv,AS19和L45;扩增出46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3条,占总条带数的93.5%。当相似系数为0.74时,可将24个菌株划分为9个组,分别为A1,A2,B1,B2,B3,B4,B5,C1和C2。  相似文献   
4.
对采自我国主要玉米产区的玉米丝黑穗病菌不同菌株在蛋白质和酶学水平上的多态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丝黑穗病菌在蛋白质和同工酶水平上存在着明显的分化现象.依据谱带聚类分析可以将23个菌株分为6组.同时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菌株同工酶谱带无明显的变化规律,这可能表明病菌在同工酶和蛋白质水平上的生理分化地域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玉米丝黑穗病菌培养性状的分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米丝黑穗病菌(Sporisorium reiliana)的培养性状有一定的分化。根据病菌在PDA培养基上培养性状的不同,23个菌株分为6类;根据病菌在PD培养液中颜色的不同,23个菌株可分为4类;根据病菌的致病力强弱,23个菌株分为7类;认为病菌致病性强弱与菌落颜色或发酵液颜色呈一定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