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形成之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综述前人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及其形成原因的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牧交错带的成因和过程,认为农牧交错带是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的,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特别是气候干湿波动对其形成和空间上的摆动有着深刻影响,人为因素尤其是农垦活动仅在自然因素基础上起着加速现代农牧交错带分布格局的形成和促使农牧界线频繁摆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荒漠化是困挠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生态环境问题.本文针对山西省土地荒漠化的现状,强调研究和治理土地荒漠化的重要性,并对土地荒漠化的研究和治理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2002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足迹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定量测度,反映了人类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文章以山西省2003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计算分析了山西省2002年生态足迹.结果表明,2002年山西省人均生态足迹为3.14hm^2,而人均生态承栽力仅为0.87hm^2,则人均生态赤字2.27hm^2,表明人类对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已经远远超过了区域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处于过度开发利用的重压之下,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简称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遥感技术是LUCC研究的重要手段,遥感影像LUCC信息的高精度自动提取成为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是最早且最为广泛使用的中分辨率陆地遥感影像.文章以2013年2月发射的Landsat8卫星的OLI影像为研究对象,利用ENVI软件,对太原市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信息分别用最大似然法和决策树分类法实现自动提取,并进行精度比较.结果表明:最大似然法提取的总体精度为69.33%,Kappa系数为0.605 5,主要是耕地与林地、草地、建设用地以及建设用地与裸地的混分、错分现象较为严重,造成分类精度较低;而决策树分类法的自动提取通过确定适当的判别规则,使地类间的混分、错分现象明显改善,分类总体精度提高到91.33%,Kappa系数达到0.892 3,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精度均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1976年MSS遥感图像、1990年TM遥感图像进行判读制图,输出汾河上游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分类图.应用GIS技术及数理统计学方法,结合土地利用分类动态度模型,对汾河上游地区1976年-199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在1976年到1990年14a中草地、水体、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有所增加,耕地、林地、未利用地则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水体、草地面积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未利用地面积为持续缩小的变化趋势.其余三种土地类型,林地、城镇建设用地、耕地的面积则保持相对稳定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GIS和Web GIS多层面比较,对Web GIS组成、技术及应用研究等方面的探讨,阐明了Web GIS是GIS的发展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基于太原市区2000,2006,2010年三期Landsat遥感影像,通过对热红外数据的地面亮温反演,研究城市热岛的空间分布及时空演化规律,并结合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特征,探讨城市热岛效应的分布范围和发展趋势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0年间,太原市城市热岛的范围不断扩大,向西和向南的扩张最为明显,这与建设用地的扩展较为一致;但二者也有显著的不同,2000-2006年,建设用地以工业用地发展为主,扩张范围较小,而这些高耗能的产业造成热岛范围的大面积扩张,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2006-2010年,建设用地扩张范围较前期大,但以房地产、高新产业等为主,热岛效应在一定程度受到了的控制,扩张幅度较前期有所收敛.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建立城市空气污染预报系统研究,太原市功能区的潜力增长与演变方向是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将为最终完成预报系统提供完善的功能结构和全面的信息资料,也为今后设计和实现“数字太原”进行试验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了解流域植被的时空变化,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流域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趋 势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对 2001—2019 年汾河流域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气温、降水量的时空格局和变化趋势以及植被NDVI对气温和降水量的响应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1)2001—2019年汾河流域植被NDVI表现为盆地地区低、流域东西两侧山地地区高的 特征,增长幅度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2)汾河流域植被NDVI高-高聚集型和低-低聚集型 的区域面积分别占汾河流域总面积的36.13%和21.87%,低-高聚集型与高-低聚集型在全年与各 季节分布均较少;(3)汾河流域2001—2019年升温幅度为0.038 ℃/a,4个季节的升温幅度大小次序 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3.084 mm/a),4个季节的降水量增加幅度大小次序为 夏季>春季>冬季>秋季;(4)汾河流域植被NDVI对气温与降水量的响应较弱,仅春季与夏季的年际 降水量变化对植被NDVI存在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汾河流域植被动态变化管理及生态环境恢 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