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龙门山造山带是扬子板块的西延部分,主要受到3条断裂的控制,分别是汶川-茂汶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江油-灌县断裂.在扬子板块与松潘-阿坝地块的挤压下,龙门山于印支晚期开始褶皱隆升造山,在造山的过程中控制造山带的3条主要断层由正断层转换成为逆断层.综合前人的观点,通过野外基础地质调查并利用平衡剖面法恢复了龙门山的造山过程,并建立了造山带构造演化模式.结果表明,龙门山在造山初期主要是受到北西方向力的作用;晚三叠世末期主要受到由于东南方向太平洋板块的挤压而迫使扬子板块挤压的应力作用;燕山期龙门山造山带继承了印支期的逆冲推覆构造作用继续上升;喜玛拉雅期推覆构造进一步发展,在推覆构造活动加剧的同时,由于重力作用,使被推到高处的不稳定岩体大量下滑,形成滑覆体和推覆体叠加的构造格局,最终演化为现今的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2.
龙门山造山带构造演化模式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龙门山造山带是扬子板块的西延部分,主要受到3条断裂的控制,分别是汶川-茂汶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江油-灌县断裂.在扬子板块与松潘-阿坝地块的挤压下,龙门山于印支晚期开始褶皱隆升造山,在造山的过程中控制造山带的3条主要断层由正断层转换成为逆断层.综合前人的观点,通过野外基础地质调查并利用平衡剖面法恢复了龙门山的造山过程,并建立了造山带构造演化模式.结果表明,龙门山在造山初期主要是受到北西方向力的作用;晚三叠世末期主要受到由于东南方向太平洋板块的挤压而迫使扬子板块挤压的应力作用;燕山期龙门山造山带继承了印支期的逆冲推覆构造作用继续上升;喜玛拉雅期推覆构造进一步发展,在推覆构造活动加剧的同时,由于重力作用,使被推到高处的不稳定岩体大量下滑,形成滑覆体和推覆体叠加的构造格局,最终演化为现今的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3.
对平南油田断裂带内包裹体及储层流体包裹体利用显微镜进行了岩相学研究,利用Linkam THMS600冷热台及JY LabRaman-010进行了测温分析,认为:平南断层是一条力学性质复杂的断层,经历过正、负反转过程;平南地区奥陶系和寒武系储层的油气成藏时间主要在明化镇期,且寒武系充注时间相对集中;靠近平南断层的地方油气充注时间要早于远离断层的地方,并且油气充注时期与断层的活动时期相吻合,说明了断层在油气聚集成藏中起到了运移通道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川西北飞来峰广泛分布,关于飞来峰的成因说法有多种不同的观点,近来周自隆等提出的巨型冰川漂砾成因受到重视.为验证此观点的准确性,在岷江断裂带附近进行野外考察,分析飞来峰的地层及其与构造运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飞来峰的分布位置与断裂有较好的匹配关系,其形成时期与断裂活动期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飞来峰主要受构造运动的控制,通过断裂的逆冲推覆将岩体从远处带到现今的位置,是构造运动的产物,且以大规模的推覆作用为主,并伴随有重力滑覆,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现在的飞来峰,而并非冰川活动所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