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48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基于自适应PID算法的制冷装置实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离线辨识蒸发器过热度控制的实验数据,得到了基本二阶惯性纯迟延模型以及相关的非线性动态特性。在此基础上,经过控制器参数整定得到了利用单片机开发的实时控制器用的优化控制参数。同时,根据系统时变、非线性的特点,在基本PID算法的基础上,融入自适应控制在线识别系统工况,实时改变控制器的控制参数。实验表明,自适应PID控制相对于单纯PID控制,在控制精度、稳定性等控制品质指标上有较大提高,适于工程实用。  相似文献   
2.
板翅式机油冷却器的性能仿真与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研究板翅式机油冷却器各层芯片内机油的流动及换热情况,优化板翅式机油冷却器的芯板层数,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参数化设计语言,编程建立了不同芯片层数的多个油冷器的有限元模型;翅片简化为多孔介质,借助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得到油冷器各层芯片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油冷器各层芯片流量分配曲线大致呈S形分布,而换热量分配曲线呈浴盆状分布.引入标准偏差判断各油冷器各层流量和换热量的均匀性,随着油冷器芯片层数的增多,各层芯片流量和换热量分配趋于均匀;总体换热性能略有增大,而单层芯片的平均换热量显著减小.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优化建议:在设计油冷器时,应避免单层芯片热负荷过高或过低,在机体内部空间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较多层芯片.  相似文献   
3.
跨临界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的动态仿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跨临界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利用集总参数法和移动边界法分别对蒸发器、气冷器和中间换热器建立了集总参数模型;由于压缩机和节流阀的热惯性较小,利用经验公式对它们建立了准稳态模型.计算结果同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该动态模型能比较准确地体现空调系统实际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4.
自然工质二氧化碳汽车空调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研究了跨临界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环境温度、气冷器冷却风量、压缩机的效率和转速、运行的高压值等因素对系统性能有极大影响;在不同运行工况下,降低气冷器出口CO2温度、调整系统的运行高压为最佳压力值,是提高系统性能的首要途径,这对控制器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电子膨胀阀内部制冷剂的壅塞流动特性,应用均相流和冷冻流模型描述电子膨胀阀的流量特性,用亚稳态特性系数建立膨胀阀质量流量计算模型,并采用某型号电子膨胀阀的实验数据与所建模型的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偏差在-8.59%~7.56%以内.  相似文献   
6.
热泵四通换向阀容量实验台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四通阀容量特性的预研结果,对国外类似控制阀的容量测量规定及国家标准有关四通阀容量测量的报批稿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正确测试热泵四通换向阀容量曲线和名义容量的方法,并规定了测试容量时需保证的名义工况点。基于该方法研制了适合于测试热泵四通换向阀容量和进行容量特笥研究的全自动容量测试实验台,实现了四通换向阀与热泵系统的合理匹配与节能控制。  相似文献   
7.
空调动态负荷变步长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多层墙体传热反应系数/Z传递系数的异步长关系,为发展变步长的反应系数法/Z传递函数法开辟了一条可行的途径.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多层墙体传热反应系数/Z传递系数异步长关系的一种修正形式,将异步长关系由单向拓展为双向,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线性系统叠加原理,提出空调动态负荷计算的反应系数法和变步长Z传递函数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计算量.实例计算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跨临界二氧化碳蒸气压缩/喷射制冷循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提出一种新的蒸气压缩/喷射混合制冷循环,采用喷射器代替节流阀,以回收膨胀过程中的一部分动能,降低压缩机工作压比,达到节能的目的。针对这种新的循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并与相同工况下的简单蒸气压缩制冷循环进行比较,讨论了喷射器喷射系数及其效率对循环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新循环能有效地提高跨临界CO2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新型全封闭旋转式CO2压缩机的开发及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新型全封闭旋转式CO2压缩机.该压缩机采用中间冷却的两级压缩结构,且壳体内部压力为最终排气压力;全面测试了CO2压缩机的性能;分析了各运行参数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压缩机容积效率基本与吸排气压比成线性关系,压缩机等熵效率在最佳压比下达到最大值,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及二级吸气温度对压缩机效率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0.
毛细管内流动的近似分析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丁国良  张春路  李灏  陈芝久 《科学通报》1998,43(23):2506-2508
通过积分方法建立了毛细管内流动的近似分析模型,模型覆盖了毛细管内流动可能的过冷,两相和过热3种流动区域,给出了不同流动区域的近似积分解,用此模型预测了制冷剂R12,R134a和R600a通过毛细管的质流率,并与分布参数模型的结果比较,平均偏差小于1%,最大偏差2.2%,计算速度提高了1个数量级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