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西南喀斯特地区水土过程与植被恢复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受地质背景的强烈制约,西南喀斯特地区地表缺水少土,生境异质性高,在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下极易诱发石漠化,是我国生态治理、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在简要介绍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岩石环境特征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该区水文-侵蚀过程与规律,探讨了植被恢复现状与治理对策,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认为今后应基于水土过程研究,将植被恢复与生态治理和惠民增收有机结合,促进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导致生态环境相应变化.本文以桂西北环江县为例,利用1988、1999年两期遥感数据,辅以1:250000DEM,并结合野外调查,分析其土地覆被变化.结果表明:11年间该县土地利用变化很明显,耕地增长41.78%,草地增长51.71%,未利用地减少57.34%,林地减少1.33%;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类型为林地转草地,未利用地转耕地、林地及草地四种.环江县各乡镇未利用地的区域相对变化率普遍低于该地类全县平均变化率,此转移类型多度值也最高,反映该县正处于生存型经济发展期;尝试用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去反映区域发展活力,并据此确定了环江县的“增长极”——思恩镇.  相似文献   
3.
围绕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国家重大需求,针对喀斯特生态系统植被群落稳定性差、土壤生态功能恢复滞后、生态治理成效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依托广西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我们开展了桂西北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及适应性修复研究,提出了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优化调控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为西南喀斯特区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推求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间接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几种推求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常用间接方法,即基于土壤孔隙大小分布模型、土壤水分再分布过程的方法以及土壤传递函数法,并提出了今后应该进一步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