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稻纵卷叶螟迁飞现象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纵卷叶螟CnaghalocrocismedinalisGuenee自70年代以来上升为海南省水稻三大害虫之一.海南省澄迈县一年发生9代:第2、4、6、9代为本地虫源本地繁殖代;第5、7代为大部分外地虫源迁入代;第3、8代为本地虫源大部分迁出代.广东省阳春县一年发生7代:第1、4、6代为本地虫源,本地繁殖代;第2、5代为大部分外地虫源迁入代;第3、7代为本地虫源大部分迁出代.每当水稻正处在分蘖期迁入的世代为害较为严重.往往引起突发性猖獗为害;而迁出代则意外地为害轻微.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用巯基棉富集催化极谱法测定钯的方法。在氢氧化钠(0.17N)介质中,钯一联苯甲酰二肟络合物能产生一个催化波,在JP-1A型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峰电位约为-0.84伏(对Ag-Hg电极)。利用此催化波可测5 × 10-3-9.4 × 10-6M的钯, 计算得最低检出限为2×10-8M。这种用巯基棉富集钯的方法,具有选择性好,简便,快速,易掌握等优点,能成功地应用于矿样和镍阳极泥中微量钯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CPApC与钪在0.56mol/l盐酸介质中形成2:1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735nm处,表现摩尔吸光率为6.79×10~4l·mol~(-1)·cm~(-1)。利用标准加入一回扣法,在25ml溶液中0~5μg的钪符合比耳定律。由于矿样中含钪量甚微而伴生元素众多,为此,经沉淀、萃取分离后,测定了地矿部提供的4种样品,分析结果与标准数据基本一致,回收率在96.5~102%之间。  相似文献   
4.
用对氯偶氮氯膦(CPApC)光度测定矿石中痕量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PApC与钪在0.56mol/l盐酸介质中形成2∶1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735nm处,表现摩尔吸光率为6.79×10~4l·mol~(-1)·cm~(-1)。利用标准加入-回扣法,在25ml溶液中0~5μg的钪符合比耳定律。由于矿样中含钪量甚微而伴生元素众多,为此,经沉淀、萃取分离后,测定了地矿部提供的4种样品,分析结果与标准数据基本一致,回收率在96.5~102%之间。  相似文献   
5.
三化螟是海南岛水稻三大害虫之一。该虫每年发生6代,间歇年份大发生,造成稻谷严重损失。常年螟害率2—6%,大发生年局部地区高达50%以上。螟害率与发生量正相关;发生量与降水量负相关;发生期与气温负相关;上代与下代发生期正相关。根据冬季气温与降水量,可预测全年各代发生期与螟害率,掌握上述发生规律,做好测报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