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库切小说主要关注的是当代后殖民语境下,存在于后殖民国家南非以及世界其它后殖民国家和地区中普遍存在的诸多社会和民族问题,指出问题的实质在于各种形式的主体性压迫,以及源于西方的现代理性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破产,因此必须对主体性加以消融,并重建现代理性,从而完成在后殖民语境下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译者的主体性问题是后殖民翻译理论所要探讨的主要话题。尤其是在当下,经济全球化和民族文化多元化已是时代的主要特征,并将不断得到发展,不同主体之间的文化交往也将不断得到加强,因此关注在后殖民语境下译者的主体性,即通过思考在后殖民语境下作为传统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译者的主体性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将使我们能够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找到一条解决在后殖民语境下译者主体性之困境的新的有效途径,即译者的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从而最终能够通过翻译,更加合理地处理不同主体之间的交往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于人性本质的探询与思索是历代学者们不断关怀的主题之一。通过对《蝇王》和《最危险的猎物》的比较分析,从共同的荒岛意象,相似的创作历史背景,等两个层面揭示了人性中的邪恶性,以及人类因此而来的灾难和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共同的焦虑和关怀。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后殖民理论对当代南非著名作家库切在1999年发表的并同时获得布克奖的小说《耻》和2005年才出版的并在当年就获得布克奖提名的小说《慢人》进行研究,指出在《耻》中体现了作者对于在后殖民国家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初步理想,而在《慢人》中则进一步体现了作者在后殖民国家中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理想的最终实现。因而从《耻》到《慢人》的创作过程实际上体现了作者在自我心灵上的一次和谐之旅。  相似文献   
5.
在南非作家库切的小说《耻》中,作者通过对众多人物形象遭遇及其行为的描写,揭示了在后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人们的思考和行动仍然受着传统帝国主义殖民逻辑的影响和支配,不管是白人和黑人,都已成为或正在成为这段殖民历史的共同受害者;在这里作者的目的是要唤起人们对这段历史的反思和批判意识,并为化解这段历史恩怨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