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有利目标区优选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前提.根据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成藏特点,筛选了页岩有效厚度、有机碳含量、孔隙度等13项页岩气有利目标区优选评价指标,并且结合国内外页岩气勘探开发经验,建立了评价指标的分级分类评价标准.针对页岩气储层的厚度大、非均质性以及勘探早期对评价指标值的地质认识准确度较低,用区间数距离体现页岩气有利目标区优选的不确定信息评价指标值差异,应用模糊相似理论,建立了页岩气有利目标区优选的分级、分类并能区分优劣的模糊相似方法.实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综合信息叠合法相比,评价结果可靠程度高,而且能判明被评价页岩气区的有利类型和优劣顺序.  相似文献   
2.
百色盆地海相烃源岩主要为孤立台地和台间海槽碳酸盐岩.根据百色盆地周缘大量露头样品的残余有机碳含量、干酪根碳同位素、饱和烃色谱及色质等地球化学实验数据,分析了下三叠统-泥盆系海相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热演化程度.针对地表烃源岩样品具有高热演化、低丰度的地化特征,在有机质丰度的热解损失和地表风化损失校正基础上,采用蒙特卡罗法模拟计算烃源岩生烃强度.在综合分析烃源岩地化特征和生烃强度的基础上,认为百色盆地下三叠统-泥盆系海相烃源岩具有低-中等级别的生烃能力.  相似文献   
3.
潍北凹陷孔店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潍北凹陷孔店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及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发现孔店组烃源岩重排甾烷含量低,C27,C28和C29规则甾烷含量较多,C29甾烷的20S/(S R)和C29ββ/(ββ αα)比值分别在0.12~0.38和0.3~0.45之间;在萜类化合物中,奥利烷含量低,γ蜡烷与C30藿烷比值在0.1~0.37之间.研究结果表明孔店组烃源岩生源以高等植物为主,混有一定比例的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沉积环境为含盐度低的弱还原-弱氧化湖沼相,烃源岩有机质处于低熟-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4.
确定源岩油相、气相、水溶相各种相态的初次运移界线是定量计算油气资源及油气评价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以川西北T3X煤系地层为对象,首先通过对热模拟资料的重新整理,得到一个“理论揭煤”的各热模拟阶段中产物的全组分数据,并用PR状态方程计算出相图;第二,考虑到孔隙水的溶解作用,在静态上分别对煤层、泥岩成烃产物的相态进行了计算。计算表明,腐植型母质,其生成时的初始产物全为气相、煤系泥岩中,由于孔隙水大量存在,R。小于1.14%以前烃体系是油相,之后才会出现气相;煤层始终难有油相存在;第三,在含煤层5%的剖面中,R。小于0.95%以前只出现油相,大于此值之后具有气相。此外,通过I型母质热模拟资料,据油气比大小,对某生烃初始产物相态界线进行了初步划分。  相似文献   
5.
四川盆地东部黄草峡构造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储层的岩性复杂、相变快、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类型及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对储气库改建至关重要。结合岩心观察与物性测试数据,利用常规三孔隙度曲线和成像测井资料,对黄草峡构造12口井嘉陵江组储层孔、洞、缝进行测井识别,总结了不同类型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测井综合解释结果表明,嘉陵江组储层主要发育在嘉二-嘉一段,嘉二2储层以孔隙-裂缝型为主,孔隙型和裂缝型其次;嘉二1-嘉一储层类型以裂缝型为主,裂缝-孔洞型其次。嘉二-嘉一段储层的发育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白云石化作用、构造曲率变化、岩性及现今构造应力、埋藏岩溶作用是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时期沉积体系特征及发育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岩石学、沉积学、古生物学和地球物理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研究,建立了盆地两侧的沉积模式.认为研究区长6油层组沉积时主体为湖泊三角洲环境,沉积体系发育类型多样,主要有三角洲、湖泊及浊流沉积.在沉积过程中,大部分地区表现为加积型-进积型三角洲,浊流为南部三角洲前缘垮塌成因.根据研究区南北两侧三角洲发育特点,结合盆地形态,认为北部为浅水型缓坡三角洲,而南部为深水陡坡型三角洲及浊流沉积,长6时期从早到晚表现为一个强烈进积作用过程.沉积体系的研究将有助于盆地今后油气勘探的部署.  相似文献   
7.
随着勘探程度的深入,为了扩大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领域、寻找新的勘探接替区,四川盆地的勘探区域由盆内逐渐向盆缘延伸.在这种背景下,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二段相继取得新的勘探成果,但在勘探开发过程中逐渐暴露了诸如区块之间气井产能差异大,储层的碎屑组分、结构及厚度、物性、孔隙结构差异明显等问题,制约了勘探开发的步伐.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岩芯观察描述、分析化验资料及测井解释成果,从沉积、成岩方面入手,对比剖析了川东北龙岗和营山地区须二段储层特征的差异性及其成因,认为远离物源区和高能水体的反复淘洗是造成储层差异性的首要因素,强烈的压实作用和多期石英加大对储层差异性起关键作用,自生绿泥石衬边胶结和长石选择性溶蚀最终决定了储层差异性.从而解释了气藏勘探开发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对有效指导该区的下一步勘探开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东营凹陷孔店组原油油源追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甾、萜烷生物标志化合物、族组成以及饱和烃色谱等分析资料对孔店组原油和沙三段与沙四段原油进行对比研究.油源综合对比结果显示,孔店组暗色泥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分布与沙三段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有所不同,与沙四段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孔店组原油与沙河街组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存在较明显差异,可能是孔店组烃源岩为其提供主要油源,部分地区沙四段烃源岩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9.
公山庙地区沙一段储层属于特低渗透砂岩储层,但储层低渗的成因仍不明确.通过对该区沙一段储层成岩作用的系统研究,认为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等.总体上经历了早成岩阶段A期—中成岩阶段B期的主要成岩阶段,现今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呈现"颗粒表面的绿泥石膜出现→钙十字沸石或方沸石胶结、充填→石英次生加大明显和自生石英出现→铁方解石胶结、交代常见及溶蚀作用较明显"的典型成岩序列.主要识别出(铁)方解石胶结相、沸石胶结相、绿泥石-方解石胶结相和岩屑-长石溶蚀相等优势成岩相.从成岩角度分析该区沙一段储层低渗的成因,定量研究认为持续的压实作用和强烈的胶结作用是造成研究区沙一段储层低渗的关键成岩因素,第三期溶蚀作用是改善储层储集性的主要成岩因素,通常中砂岩比细砂岩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Ⅰ、Ⅱ、Ⅲ型干酪根的三组模拟实验资料基础上,经过生烃产物油气配方的摩尔组成计算,应用PR状态方程计算了生烃产物的PVT相图;根据生烃产物的气油比和PVT相图特征分析发现,Ⅰ、Ⅱ型干酪根的油气生成相态具有两种类型,即“油相型”和“气相型”,两者的Ro分界线分别在1.5%~1.6%和0.9%~1.0%之间;而Ⅲ型干酪根的生烃产物均表现为“气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