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考虑空间电荷区杂质的非完全离化、SiC表面的界面态和反向漏电流等因素的影响,给出了较为精确的计算SiC—MESFET器件夹断电压的方法,计算的结果和实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对于NetWare和NT双服务器环境下的局域网,通过系统集成,实现了在NT网络中访问NetWare资源,并且可以在NT服务器上管理NetWare网络。初步达到了NetWare网络与NT网络的相互通信和资源共享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关于晶体材料表面导热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晶体材料表面层中的导热问题。方法从偏离理想边界条件将导致格波之间发生能量交换,进而限制声子平均自由程这个方向出发,利用德拜固体比热理论,对理想边界条件下的固体内部导热系数进行剖析。结果理论推导出与实验事实相符的晶体表面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论理论模型比较成功,为晶体材料表面层中的导热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电池板自动跟踪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方法 光敏电阻光强比较与精确数据处理相结合。结果 设计出了一套自动使太阳能电池板保持与太阳光垂直的控制系统,构建了自动跟踪系统模型。结论 所构建的光敏电阻比较法,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控制精度高,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MO-PECVD SnO2气敏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制备SnO2薄膜的最佳工艺,研究氧分压与其薄膜元件气敏性能间的关系。方法 以金属有机化合物(MO)四甲基锡[Sn(CH3)4]为源物质,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PECVD)。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SEM)对薄膜的晶体结构、SnO2晶体的颗粒度进行了表征,对不同样品的气敏性能做了测试分析。结果 优化出制备SnO2薄膜的最佳工艺。结论 氧分压是影响SnO2颗粒尺寸大小及薄膜元件气敏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不同锶盐对制备(Sr,Pb)TiO3纳米晶粉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硝酸锶和醋酸锶为原料,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Sr,Pb)TiO3纳米晶粉。结果 比较了不同实验条件下,锶源不同导致形成溶胶、凝胶和(Sr,Pb)TiO3纳米晶粉的差异,分析了形成差异的原因。结论 两种原料各有利弊。采用醋酸锶为锶源可以获得纯钙钛矿相的(Sr0.4 Pb0.6)TiO3纳米晶粉,其平均粒径约为18nm,外观多呈球形且分散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制备ZnO:Co粉体,并研究了不同Co掺杂浓度对ZnO:Co电磁特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nO:Co粉体,应用XRD,SEM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用波导法测试了ZnO:Co粉体在x波段(8.2GHz~12.4GHz)的电磁参数.结果 各样品均为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的球状颗粒,当掺Co摩尔分数为5%时出现了微量的ZnCo_2O_4,XRD中3个主衍射峰对应的晶面间距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从平均值的角度来看,各组样品具有较大的磁损耗,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大,ZnO:Co的介电参数(ε',ε"和tanδ_e)减小,而磁参数(μ',"μ和tanδ_u)先增大后减小.结论 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ZnO:Co属于电磁损耗型微波吸收材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