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耐盐果树滨梅微繁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建立了耐盐果树滨梅(Prunus maritima)的微繁殖体系.研究发现,对于滨梅的种子萌发,以改良MS(硝酸铵减半)培养基加入0.02%活性炭、6-BA 10 mg/L最为合适,此时种子萌发率可以达到100%,正常苗率达到90%.对于不定芽的诱导,结果表明,当选用子叶作为外植体时,以MS培养基加入TDZ 1.0 mg/L、BA 0.5 mg/L效果最好,不定芽萌发率能达到80%,每个子叶上的发芽数能达到(4.6±0.35)个.当外植体选用一年生的叶片和嫩茎时,在添加了表面活性剂的吐温组,叶片的不定芽诱导率达到53%,嫩茎高达56%,显著高于没有使用表面活性剂的对照组,且嫩茎的萌发率要高于叶片,而叶片诱导不定芽的合适宽度为3~5 mm.对于通过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实验发现最合适的激素配比是:MS培养加入2,4-D 0.25 mg/L BA 0.5 mg/L NAA 0.25 mg/L ZT 0.5 mg/L,分化率达94%,平均每个愈伤组织可以产生从芽8.4个.实验亦发现GA对不定芽的萌发有抑制效果,而对于再生芽的萌发,GA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于愈伤的诱导,实验发现子叶诱导愈伤组织的能力要高于嫩茎和叶片,在MS培养基 2,4-D 1.0 mg/L BA 0.5 mg/L中,子叶诱导愈伤的频率达83%,其次是嫩茎,达76%,叶片诱导愈伤效果最差,只有23%.对于从愈伤快速再生分化苗,发现在MS培养基 ZT 2.0 mg/L和BA 2.0 mg/L时,对不定芽有最大再生效果,长度可达3.1 cm/20 d.生根实验发现,单独使用NAA,对分化苗生根率、生根数和根长度都有最大效果,分别达93%,3.1/棵,(4.3±0.53)cm.实验还发现,炼苗的适宜温度在23℃,试管苗的茎长和根长都大于3 cm时使用蛭石作为基质,成活率能够达到56%.  相似文献   
2.
通过外加不同强度的电磁场处理滨梅茎段外植体,以促进其不定芽的增殖.结果表明:对、滨梅外植体施加强度为97 kA/m磁场,处理10 rain,可明显地促进不定芽的增殖,其增殖倍数是对照的2.3倍.将经过97 kA/m磁处理的外植体接种在培养基MS ZT(2 mg/L) IBA(0.2 mg/L) Vc(30 mg/L)上,芽的增殖倍数与幼苗高度、鲜重、干重都优于接种在培养基MS ZT(2 mg/L) NAA(0.2 mg/L) Vc(30 mg/L)和对照的情况,经97 kA/m磁处理的外植体接种于优化生根培养基1/2MS NAA(0.1 mg/L) IBA(0.1 mg/L) 牛血清白蛋白(30 mg/L),诱导的不定根平均根长(5.39±0.68)cm,显著高于对照.说明培养基的优化与一定强度的磁场能有效地促进滨梅组培苗的增殖分化与生长.  相似文献   
3.
江西崇义钟花樱种群年龄结构及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江西崇义钟花樱(Cerasus serasoidesvar.campannlata)种群的年龄结构、编制静态生命表和绘制存活曲线,得出钟花樱种群的年龄结构主要分布在第Ⅲ和第Ⅳ立木级,个体数量比重占65.1%,这对维持其种群优势有重要意义。幼老年种群株数严重偏少,种群整体呈衰退状态。钟花樱种群数量的存活曲线呈偏正态分布,表明钟花樱幼苗死亡率高,其生境或种子存活率受到限制。因此,建议适度干扰或开辟林窗以利于钟花樱的自然繁衍,并着力对钟花樱种子进行人工采集及繁育试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