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闫晓慧  沈旭  胡世俊  冯玲  高锦明 《科技信息》2013,(25):43-43,120
植物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结合植物化学课程的特点,以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理念指导和组织教学,通过合理选择研究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加强师生交流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狭叶松果菊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狭叶松果菊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 6-BA0.5-mg/L NAA1.0-mg/L;最佳的丛芽诱导培养基为:MS 6-BA1.0-mg/L NAA0.5-mg/L.再生芽经附加IBA0.5-mg/L的1/2MS培养基生根后移栽成活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3.
生境破碎是许多物种生存的主要威胁,不同物种对生境破碎的反应不同,破碎后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信息对物种的保护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缙云卫矛(Euonymus chloranthoides Yang)为重庆地区特有濒危植物,由于公路修建、旅游景点开发等因素的影响,缙云卫矛种群遭受了严重的生境破碎,居群小且处于隔离状态。对位于缙云山的该物种4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59.38%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40.62%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居群之间表现出较高水平的遗传分化,居群间遗传分化较大与该物种居群间的长期隔离,花粉、种子的扩散距离较近有关;遗传多样性最高的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4.58%,但最小的板子沟居群多态位点百分率仅29.17%,表明小居群不利于遗传多样性的维持。居群间的基因流(Nm)偏小,为0.730 9,难以抵消遗传漂变引起的居群间的遗传分化;聚类分析显示距离最近的居群首先聚在一起,表明该物种居群间遗传分化大小受空间距离远近影响。研究认为对该物种的有效保护应加强对小种群的就地保护,增强居群间的基因流,防止小居群遗传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  相似文献   
4.
黄花杓兰(Cypripedium flavum)为中国特有的兰科植物,喜生于疏林下。生境破碎产生大量的生境边界,喜光杂草、先锋树种的侵入形成荫蔽环境不利于黄花杓兰的生存。对香格里拉处于林内与林缘两种生境中的黄花杓兰植株进行了研究,探讨生境破坏产生的边缘生境对黄花杓兰种群生存的影响。研究发现林缘植株叶片长、叶鲜质量、比叶面积等指标小于林内植株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林缘植株株高、叶面积小于林内植株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叶片数、叶片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林内植株,林缘植株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片宽高于林内植株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林内植株的花部形态指标中,除唇瓣开口宽外,其他均较林缘的大,表明林内植株在积极适应弱光照环境,但林内植株的座果率比林缘的低、幼龄植株个体少,表明林内荫蔽环境影响到黄花杓兰种群更新与生殖过程。研究认为对该植物应该加强生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遗传算法(Genedc Algorithms,简称GA)有良好的全局搜索能力,针对该算法对于局部空间的搜索问题不是很有效,易陷入“早熟”(过早收敛),在局部搜索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提出一种自适应免疫遗传算法并改造以提高算法的性能的实现方案。并着重探讨了其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6.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的方法对狭叶松果菊组培苗不同部位、愈伤组织以及不同株系毛状根中的松果菊苷和绿原酸进行了含量测定,建立同时测定狭叶松果菊组织培养物中松果菊苷和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实验采用Kromasil ODS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1%磷酸溶液(10∶15∶75);检测波长为330 nm.结果表明松果菊苷和绿原酸在0~25 μg/m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方面松果菊苷为97.6% (RSD=0.83%),绿原酸为98.5%(RSD=0.91%).该法简便、准确,可作为狭叶松果菊组织培养物中松果菊苷和绿原酸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的方法对狭叶松果菊组培苗不同部位、愈伤组织以及不同株系毛状根中的松果菊苷和绿原酸进行了含量测定,建立同时测定狭叶松果菊组织培养物中松果菊苷和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实验采用Kromasil ODS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1%磷酸溶液(10∶15∶75);检测波长为330nm。结果表明松果菊苷和绿原酸在0~25μg/m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方面松果菊苷为97.6%(RSD=0.83%),绿原酸为98.5%(RSD=0.91%)。该法简便、准确,可作为狭叶松果菊组织培养物中松果菊苷和绿原酸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自然杂交是一个常见现象,人类活动正加速自然杂交的发生,人类干扰导致的非自然的杂交过程对物种的生存、进化产生许多负面影响,本文根据文献对近年来自然杂交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自然杂交不仅影响着物种的生存、进化,也对物种的保护问题带来许多理论上与实践上的挑战。杂交与遗传渗入有利于提高物种的遗传多样性,为物种的进化提供原材料。遗传渗入有利于增加物种的适应性变异,甚至导致新的生态型、新物种的产生。但另一方面当小种群与大种群发生杂交时,小种群很易受遗传同化的影响而灭绝。自然杂交对生物学物种概念提出了挑战,自然杂交往往模糊种间边界,形成分类学及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困难类群。自然杂交能通过强化种间生殖隔离机制来促进类群间的进化趋异,也能导致种间生殖隔离机制的崩溃,引起物种的融合而降低生物多样性。文章认为在当前生物入侵、物种灭绝加速的情况下,人们需要关注在什么条件下隔离机制被打破导致杂交的发生、遗传渗入形成机制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杂交及遗传渗入对物种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入侵植物牛膝菊(Galinsogaparviflora)和椴叶鼠尾草(Salvia tiliifolia)对昆虫取食的耐受性并探讨它们的入侵机制。【方法】采用模拟昆虫取食试验在开花前将牛膝菊和椴叶鼠尾草的叶片分别去除1/3,2/3和4/5,测定株高,花数,叶片数,根、茎、叶和花果的干质量,比叶面积等指标,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其中差异性。【结果】两种植物均具有超补偿生长能力,在去除4/5的叶片后植株仍能正常生长,除叶片干质量外其他各部分的生物量均高于不去除叶片的对照组,与后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去叶处理的牛膝菊植株在去叶后14d株高、花数和叶片数就可实现完全补偿。去除4/5叶片处理的椴叶鼠尾草植株在去叶后14d也能实现株高、花数和叶片数的完全补偿,但该植物在去除1/3和2/3叶片处理后14d时未达到完全补偿生长。与其他处理相比,在去除2/3叶片处理条件下两种植物的株高、叶片数和花数的增长速率均达最大值;当去叶超过一定限度后,两种植物的株高、花数和叶片数量的增长率下降。【结论】牛膝菊和椴叶鼠尾草对昆虫取食或机械损伤具有很强的耐受能力,这有利于两者种群的生存和扩散,有利于成功入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种子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病毒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对臭椿种子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了分离,以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为供试病毒,通过半叶枯斑法测定了不同柱层析馏分的抗TMV活性。【结果】当质量浓度为1mg·mL-1时,馏分Fr1,Fr5,Fr6和Fr7对TMV有较强的钝化作用,抑制率在74.46%~83.09%之间;馏分Fr3对TMV枯斑寄主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的保护作用最强,对TMV的抑制率为81.63%;馏分Fr5,Fr6和Fr7对TMV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91.61%,89.47%和78.5%;各馏分对TMV的治疗作用相对较弱,抑制率均低于40%。【结论】臭椿种子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各馏分均有一定的抗TMV活性,为进一步活性跟踪其中的抗病毒活性物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