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Cu-ZnO-ZrO2/SiO2催化剂对甲醇催化脱氢制甲酸甲酯的反应具有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应用连续微反、差示热分析、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和红外光谱等技术,对该催化剂的活性中心本质、ZnO及ZrO2的助催化作用、可能的反应机理以及催化剂的失活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使用连续微型反应器、程序升温还原、X-射线衍射光谱及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了在甲醇脱氢制甲酸甲酸甲酯反应(以两种方式制得的Cu-ZnO/SiO2作催化剂)中ZnO的助催化作用.研究发现,加入ZnO后,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得到了提高,而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却降低,此外,还增加了Cu在载体上的分散度.根据红外光谱的结果,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丝光沸石是分子筛的一种.六十年代以来,分子筛在石油化工中得到了愈来愈多的应用.由于分子筛本身在结构方面的特点,如规整的晶体,具有均匀的微孔,可交换各种金属离子等,它不但可用作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而且也可用之于对催化作用的理论研究.为研究丝光沸石的催化机理,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合成丝光沸石的活性中心作了考  相似文献   
4.
单粒反应器技术及其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详细分析了单粒反应器技术(single pellet reactor technique)测量二元扩散孔体系扩散系数的数学模型,修正了Hashimoto和Smith等人提出的微孔有效扩散系数计算公式.对分子作可逆线性吸附的假设,用矩分析方法得到了体系大孔和微孔有效扩散系数计算的完整公式.  相似文献   
5.
我们讨论了热、光和催化剂分解引发的加聚反应动力学,结合自由基型加聚反应的特性,得到了动力学方程粗的解,推导出链段分布和平均分子量公式,证实稳定态假定对于自由基型加聚反应是可以应用的.  相似文献   
6.
脱氢反应和脱水反应是化工生产中两类重要的反应.对于同一反应体系,这两类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又常常是热力学上同时可行的.利用催化剂的选择性可以加速其中之一,使生产目的产物的过程得以实现,而对于那些同时需要脱氢和脱水的化学过程,催化剂性能的调节则更为重要.本文利用甲酸的分解作为反应探针,因甲酸分解可同时发生脱氢和脱水反应:  相似文献   
7.
在对矩分析法进行仔细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矩分析法的主要弱点,提出了用拉普拉斯域上的直接拟合法对分子筛扩散体系进行数学处理,并用此法和单粒反应器技术研究了乙烯在NaX上的扩散与吸附动力学性质,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硝基苯作为MgO表面电子授体位的探针,二苯胺作为表面受体位的探针,以“双腔技术”和四甲基哌啶醇氮氧自由基为标样对各种条件下所制成的氧化镁进行ESR的定量测定。讨论了产生电子授受体位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常压和270℃时甲醇催化脱氢制取甲酸甲酯反应中Cu-ZrO2/Si4和Cu-ZrO/SiO4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并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ZrO/SiO4催化剂的反应性能优于Cu-ZrO/SiO2催化剂.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零价铜是催化活性中心.差热分析表明,ZrO2的加入缓和了Cu(NO3)2的热分解过程.程序升温还原实验表明,加入ZrO2后,降低了CuO的还原温度.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解释了ZrO2的助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