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6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利用XPS分析了意杨、红橡、色木、柚木和红檀五种树种木材的表面化学成分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木材表面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2)意杨、红橡、色木、柚木和红檀5个树种木材表面都存在四种结合方式的C;(3)不同树种木材表面的O/C比值和C1/C2比值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1 引言文献[1—3]都对变系数线性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特别在文[3]中利用Ляпунов函数法对缓变系数系统稳定性的研究,得到较好的结果,我们于本文中借助于文[3]的思想,讨论了一般变系数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一些结果,改进和推广了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氢原子的基态经典振子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量子力学关于氢原子基态角动量为零的预言,将基态氢原子处理成经典一维振子模型,利用一种带相位因子和斥力项的势函数,给出了基态氢原子的能量及电子振动轨道的解析式。  相似文献   
4.
在汉代,"罢癃"的称呼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不仅先天的侏儒和残疾或后天的残疾属于"罢癃",重症病人和受过宫刑的人亦称为"罢癃"。汉代对"罢癃"的管理有一些专门的规定:设专门官员严格编录"罢癃"户籍,地方吏员对"罢癃"人口申报不实要受到惩罚;"罢癃"一般情况下不具有到官府作证、举诉等权利;汉代"罢癃"在正常年景下要服更赋;"罢癃"要交假税、服刑,在特殊时候也要服兵役等等。汉代非常重视对"罢癃"的救抚,不但国家投入大量的钱物,而且宗族势力亦参与其中,体现了国家社会对"罢癃"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XPS分析了意杨、红橡、色木、柚木和红檀五种树种木材的表面化学成分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木材表面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2)意杨、红橡、色木、柚木和红檀5个树种木材表面都存在四种结合方式的c;(3)不同树种木材表面的O/C比值和C1/C2比值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绩效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效率的差异。正是由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没有安排有效的制度供给,抑制了地方政府官员发展本地经济的积极性。重塑经济与政治体制结构,进行制度创新,我国中西部落后地区才能跨越低水平均衡陷阱,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其根本原因在于东西部制度演进上的差异。僵化落后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制约西部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各级政府应转变职能,打破传统体制下的政府管理体制,做好政策、法制、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从制度上为西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护航”。  相似文献   
8.
章对我国解放以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作了简要历史回顾,认为在毛泽东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在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江泽民开创的西部大开发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并从中得出了有意义的启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系统论思想指导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叶圣陶先生(1894—1988)是以他“冷静的谛视人生,客观的地,写实的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的人生”(茅盾语)的小说创作成就而赢得声誉的。然而,作为一代文坛宗师,他又是一位具有驾驭各种文学艺术样式才华的创作多面手。他始以新诗登上文坛,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刊物——《诗》的创刊人之一,并且是我国现代第一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