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量表、歧视知觉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和积极消极情感问卷,对533名5~8年级的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歧视知觉以及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和歧视知觉对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地预测作用;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歧视知觉和主观幸福感3者之间相关显著(r在0.12~0.38之间,P<0.01);歧视知觉在家庭经济状况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在消极情感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Mussweiler提出一个社会判断的选择可得性模型,它是以社会判断中比较结果的信息观为基础的。Mussweiler把这些信息基础概括为一个选择可得性模型,这个模型区分了两种基本的比较过程。相似性检验的选择是因为可获得的知识表明目标———标准的相似性,而不相似性检验的选择是因为可获得的知识表明目标———标准不相同。不同的目标知识是接下来目标评价的基础,因此相似性检验显然导致了同化,而不相似性检验则明显导致了对比。这个模型是一个统一的概念结构,它整合了社会判断中比较结果的各种发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