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洁级小鼠感染嗜肺巴氏杆菌情况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15只患结膜炎、肺炎的小鼠中分离出嗜肺巴氏杆菌12株。随后对其群体中10个品系85只小鼠进行普查,结果感染率最高为CBA及AMMS/13小鼠,达25%,ABLB/c及AMMS/1也有检出,应引起生产者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用本研究室研制的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采用夹心ELISA原理,研制成功犬细小病毒快速诊断试剂盒。对87份犬粪便样品进行检测,并与HA法和美国IDEXX公司研制的ELISA试剂盒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HA法相比,自制试剂盒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100%,总符合率为95.4%;与美国试剂盒相比,自制试剂盒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4.6%,总符合率为95.0%,达到国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3.
BV EIA、BV ELISA在检测食蟹猴BV抗体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中心待出口美国、德国的 5 34份食蟹猴血清用国产BVEIA抗原检测片检测后送美国BioReilance公司进行检测。 5 34份血清中 ,11分为阳性 ,5份为可疑 ,5 18份为阴性。经美国复检 5 14为阴性 ,8份为可疑 ,12份呈阳性。两者的检测符合率达 95 9% ,说明BVEIA检测准确度已达到国际检测水平 ,可为国内猕猴生产单位控制BV检测质量提供有力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4.
北京某饲养场的幼犬成窝死亡 ,以呼吸道症状为主 ,从多处脏器分离出致病菌一株 ,根据细菌鉴定结果 ,结合临床表现和病理观察 ,证实送检犬因埃希氏大肠杆菌移位引起大叶性肺炎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同时伴有肠道反应。药敏结果可见 ,本菌对大部分抗生素产生耐药 ,说明滥用抗生素引起机体功能紊乱 ,抵抗力下降 ,致使正常菌群移位 ,是导致感染的主要原因。通过动物试验 ,腹腔注射此株埃希氏大肠杆菌 ,可导致小鼠菌血症、败血症而死亡 ,而持续一周食入本菌 ,不但不致病 ,且能增强体质 ,可考虑用作饲喂微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证实1997年本实验室从我国猕猴群中分离的B病毒(BV)与人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2型(HSV-2)之间的关系,在Vero细胞上对3种病毒的增殖规律及引起的细胞病变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分离BV与HSV-1、HSV-2引起的细胞病变不同,BV主要见细胞融合;病变发展速度不同,BV介于两者之间;对抗BV血清呈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HSV-1最高仅达70%左右.说明目前国内一直沿用的用HSV-1抗原替代BV抗原检测B病毒抗体的方法,确有漏检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从野外捕获的恒河猴的口腔溃疡灶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在Vero细胞上具有B病毒特征性细胞病变 ,电镜观察具有疱疹病毒的典型形态与结构。经PCR扩增、SacⅡ酶切、PCR产物测序并与美国分离的BVE2 4 90株的部分基因序列进行比较 ,初步证实该分离株为B病毒 ,并命名为BV1 4 7株。用BV1 4 7株制备抗原片 ,并与国产HSV 1抗原片同时进行猴血清中B病毒抗体检测 ,可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B病毒的分离成功 ,对于提高我国实验猕猴的质量和检测水平 ,建立无B病毒猴群 ,增加出口创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普通级Wistar大鼠突发的一种不明原因的脚肿病(暂定名)进行了研究,该病以掌(跖)、指(趾)部水肿、部分指(趾)坏疽脱落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临床疑似猫传染性腹膜炎病例进行分子生物学、病理学诊断。方法根据冠状病毒3'UTR保守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对4例病死猫的组织器官和10例腹水进行RT-PCR检测,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同时对所有病死猫组织器官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RT-PCR扩增产物克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7%~98%。小肠浆膜、肝脏、脾脏等组织可观察到典型的炎性肉芽肿样变、灶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证实了4只病死猫感染了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且10例腹水中检测到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核酸。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CanineParvovirusMonoclonalAntibody,CPVMcAb)对287例患细小病毒性肠炎的病犬,经股内侧肌肉注射进行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1.在收治的287例病犬中,治愈279例,治愈率高达97.21%,尤其是小于3月龄的幼犬,治愈率高达97.92%,显著高于其他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2.在收冶的287例病犬中,6月龄以下幼犬占93.73%。冬季发病犬占92.68%,说明本病主要发生于6月龄以下幼犬,冬季发病较多,其次为初春或深秋,夏季发病较少。3.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发病一天的病犬仅注射CPVMcAb,而不采取其他对症措施,病犬即可在2天内完全康复。发病3天以内的病犬241只,在注射CPVM_-cAb同时,结合对症措施,治愈24O只,仅死亡1只。随病程延长,治愈率下降。另外,88.53%的治愈犬在注射CPVMcAb4天内完全康复,说明采用CPVMcAb治疗还可缩短病程。4,注射CPVMcAb后7h以内死亡的病犬,主要是由于发病后期,全身性衰竭、肠道广泛性出血、坏死和严重脱水,注射的CPVMcAb未能起作用。3天后死亡的病犬,可能是由于CPVMcAb虽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采用免疫电镜负染、细胞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 ,证实所分离的病毒为犬呼肠病毒。病毒粒子由致密的核心和包围着核心的双层衣壳组成 ,有的为空心衣壳 ,多呈晶格状排列 ;病毒在胞浆增殖 ,装配 ,通过细胞崩解释放 ;细胞浆内可见大量的微丝与微管结构 ,认为与病毒复制有关。胞浆与胞核中均可见到内容物不同 ,形态各异的包涵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