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06篇
  免费   466篇
  国内免费   829篇
系统科学   717篇
丛书文集   1333篇
教育与普及   10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94篇
现状及发展   141篇
研究方法   5篇
综合类   24586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439篇
  2022年   376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371篇
  2019年   545篇
  2018年   556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558篇
  2014年   1370篇
  2013年   1003篇
  2012年   1281篇
  2011年   1317篇
  2010年   1387篇
  2009年   1600篇
  2008年   1465篇
  2007年   1487篇
  2006年   1188篇
  2005年   1029篇
  2004年   999篇
  2003年   921篇
  2002年   789篇
  2001年   729篇
  2000年   786篇
  1999年   810篇
  1998年   717篇
  1997年   676篇
  1996年   666篇
  1995年   633篇
  1994年   514篇
  1993年   368篇
  1992年   370篇
  1991年   404篇
  1990年   326篇
  1989年   285篇
  1988年   172篇
  1987年   149篇
  1986年   136篇
  1985年   108篇
  1984年   100篇
  1983年   88篇
  1982年   73篇
  1981年   71篇
  1980年   50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17篇
  1965年   19篇
  1964年   20篇
  1963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含“膏模”孔泥粉晶云岩是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上组合地层重要储集岩类型,其形成时间和成因对于该类型储层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利用苏里格东区丰富的取芯资料,根据岩芯、薄片等观察手段,结合常规物性测试分析,综合研究含“膏模”孔型储层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膏模”孔主要发育于泥粉晶白云岩中,位于向上变浅序列中部,常可见未充填—半充填型与全充填型两类。储层特征方面,该类储集岩主要发育“膏模”孔充填残余孔、渗流粉砂间微孔和基岩晶间溶蚀微孔3类储集空间,物性测试显示储集性能优越,平均孔隙度可达5.34%,平均渗透率为1.02 mD。纵向沉积序列显示“膏模”孔发育受沉积旋回控制,旋回中部“膏模”孔内存在溶蚀,内为云质渗流粉砂充填,旋回顶部具有暴露特征,且可见下一次海侵泥质灌入岩溶系统内,各类特征均指示“膏模”孔形成与准同生期岩溶相关,即“膏模”孔形成于准同生期,而非传统认识的表生阶段。  相似文献   
2.
 从“十四五”保护与发展的生态关系角度,探讨了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十大生态关系,阐述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中的一系列有关生态关系的生态智慧及生态技术,并对长江、黄河等流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不同数据源分析不同林冠层中探测提取树高的异同,探索适用于中国北方天然次生林树高估测的方法。【方法】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中林施业区0.25 hm2样地为研究区域,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unmanned aerial vehicle laser scanning, ULS)、地基激光雷达(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TLS)和Vertex IV超声测高仪实测单木树高,根据冠层高度分布(canopy height distribution, CHD)对林冠层进行分层,对不同林冠层(上层和下层)、不同树木类型(针叶树和阔叶树)探测提取的树高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由CHD计算得到的冠层分层阈值为8.5 m。树高的离群值大多产生在林冠上层,阔叶树比针叶树更容易产生离群值,ULS比TLS更容易产生离群值。在林冠上层,ULS比TLS估测树高的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低2.56%,ULS提取针叶树树高的rRMSE比阔叶树低2.68%;在林冠下层,ULS仅能探测到少量树木,ULS比TLS探测提取树高的 rRMSE高6.31%,TLS提取针叶树树高的rRMSE比阔叶树低1.16%。【结论】针叶树的树高估测精度普遍高于阔叶树;当TLS和ULS均能对单木进行完全扫描时,具有准确提取树高的潜力;树高离群值多由冠型不规则或相互交叉的阔叶树产生,而大部分针叶树,由于具有规则的冠型,所以产生的离群值较少;基于CHD对林冠层进行划分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数据源估测树高的适用范围,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在《数学分析》中会遇到连续函数的一个重要定理,即根的存在定理,此定理对方程根的存在性判别起着重要作用.将这方面已有的定理进行推广,并用例题说明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浙江和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为核心,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通过对就诊史、病历文书、医嘱、检查检 验报告、会诊、既往史、护理文书、病案首页、手麻记录、血透记录等场景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与创新,实现HIS&EMR一体化、院内院外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核心业务移动化、辅助决策智能化.  相似文献   
6.
In order to reveal the appearance of the clothing prototype on the human bo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man body's structure above the waist section were studi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the fit prototype, three-dimensional prototypes features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And then objectively evaluating the relationship was conducted between the planar structure lines of different prototypes and the human bo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totypes analyzed basically conformed to the size of the human body. However, when they were worn on the human body, there were problems in the structure and forming. The main reason was that the side seam was skewed to different degre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reference for many practitioners to choose prototypes.  相似文献   
7.
为了能够准确地计算低孔渗储层的渗透率,以渤海某油田低孔渗储层为研究对象,进行孔径分布对渗透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压汞孔径分布与核磁共振测井T_2谱均可以表征储层岩石的孔径分布信息,通过利用孔径分布直方图数据刻度核磁共振测井T_2谱数据,从而得到岩石不同孔径区间对应的T_2谱区间。通过渗透率贡献值确定各T_2谱区间每单位孔隙度分量的孔径对渗透率的贡献因子,最终建立基于孔径分布和T_2谱的低孔渗储层渗透率计算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避免了以往基于孔径分布的渗透率计算方法在划分T_2谱区间时的盲目性,以及根据经验确定不同区间贡献值的不可靠性。建立的基于孔径分布和T_2谱的渗透率模型对于低孔渗储层渗透率的评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本文中,通过AR技术的引用,在电力电缆行业中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新型智能电缆路径标识。该新型电缆路径标识通过特征标识的设计制作使每个标识都具有唯一性,并以标识为基础作为AR技术的特征识别图案,配合便携AR装置的使用,可以使工作人员在工作现场通过一块标识就能完整调阅该段电缆信息,同时,在地面视角搭建电缆隧道的模型,真实还原隧道的路径走向及隧道边框,帮助人员快速掌握隧道情况,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这一创新性的提出,开拓了AR技术在工业领域除教培、展示以外的又一重要用途,极大地提升了AR技术的商业价值,同时,也使得传统的电力电缆工作向着智能电网的方向得以大跨步迈进。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内外近20年来在纤维加筋土技术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对纤维加筋土的力学特性、变形特性、本构模型、动力特性及天然纤维加筋土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研究发现,针对纤维加筋土的强度特性进行的大量研究均表明,加筋纤维能有效提高土体的抗剪、抗压、抗拉强度和承载力,降低膨胀土的胀缩性,而纤维含量、纤维长度及龄期是影响纤维加筋土强度和变形的主要因素;在动力特性方面,纤维加筋可以提高土体的动力学性能,但相关研究较少,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在本构模型方面,目前的模型主要用于预测纤维加筋土的抗剪强度,缺少能够完整描述纤维加筋土应力应变关系的本构模型。在天然纤维加筋土及其应用方面,由于是近年来才逐步开展的研究,尚缺少大范围的研究,理论还不完善。最后,对纤维加筋土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并针对目前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方向,主要包括:开展大试样及大尺度模型试验、纤维加筋土的本构模型研究、纤维加筋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纤维加筋特殊土研究、天然纤维加筋土的系统研究等。  相似文献   
10.
根据区域灾害脆弱性理论,农业旱灾是致灾因子干旱与农业旱灾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脆弱性的存在是农业旱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和重要因素.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分析农业旱灾脆弱性的影响因素.提出混合BP神经网络算法,运用MATLAB实现农业旱灾脆弱性快速模拟评估,建立基于混合BP神经网络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