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1.
王静  赵学义  王健 《山西科技》2004,(6):107-108
文章介绍了从 1989年 10月至 1994年 5月 ,对汾河一坝西干渠陆续进行的改建和扩建工程 ,保证了渠道及建筑物工程运行正常 ,基本上满足工农业用水 ,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赵学义  王冬 《创新科技》2016,(10):28-31
基于农业产业演化的地缘特征,培育集群企业间知识网络、优化内部信任环境是提高农业产业集群企业资源和规模效益的关键。为此,针对农业产业化集群组织间的信任关系类型,借以"信任成本-效益机制、信任延伸-溢价机制"引发农业产业化知识溢出效应,遵守农业产业化集群的社会网络结构与信任机制演化规律,是政府提高农业产业化集群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省级政府为实现军民融合综合效益最大化,首先,要有所针对地重点培育、优先发展军工企业、研发机构和高校等产业链、研发链和装备供应链间的多向嵌入,开发和优化省域经济和国家国防的外溢效应,形成淘汰价值链低端分工、促进融合结构升级的内生动力;其次,在绩效治理上,要遵循融合体的耦合联动、契约绩效递增和信任累加等3个基本特性,遵循融合组织的演化规律,保障军民融合均衡发展;再次,在契约制度建设上,督促各级政府着眼自主化、产业化发展方向,加强创新链各主体间的有机整合,营造信任环境,实现军工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人的尺度、人的行为、人的感觉与广场空间的关系,提出了创造宜人广场空间的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5.
不同集群模式的产业培育需要省级政府优化知识扩散与知识共享的信任环境。政府信任度、企业信任资本、合作企业间的信任质量等要素是形成集群企业信任关系嵌入社会网络结构的关键。为此,省区政府以建立产业集群信任机制为前提,通过确立信任共识,畅通“信任资本”的使用规则,借助非正式契约对信任行为的约束力,建立多元协同的知识交互、技术扩散平台,构建创新驱动的产业集群信任关系,不断强化企业间的相互依赖,培育集群内部知识共享绩效,进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清徐县农业节水为例,阐述了近几年的节水园区建设采用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改变旧管理体制,促进全县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针对省级政府公共价值治理的政策供给、绩效评价和第三方问责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从基层政府的公共行政执行能力、问责平台建设和第三方声誉角度,构建了政府、利益相关者和第三方组织协同问责机制,探讨了省级政府提升公共价值的方法和路径,以及提高公共价值治理透明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对称电缆的结构,这是有内屏蔽的电缆。两个D型屏蔽中各有两个由泡沫聚乙烯绝缘,0.9毫米铜线组成的四线组,它的传输衰耗仅略大于小同轴,但耗铜量却不及小同轴的一半。不仅可以实现单缆二线制,也能实现单缆四线制,便于模拟和数字兼容,造价极其低廉,制造简单,施工平衡容易。初期可获得420个模似话路,以后发展可得1020个模拟话路或1000个以上的数字话路,对于边远地区和省内通信是特别适合的。本文的第二部分首次导出了两个单元屏蔽间的近端串音理论计算公式。与文献的经验公式规律一致。而大村诚和小岛伸哉等所推导的理论公式却与经验公式不符。  相似文献   
9.
改变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单要素管理现状,向多要素、全系统综合管理模式的转变,其关键点是理顺政府、社会和自我补偿相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在逐步推进区域、流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良性好转过程中,实现自我补偿、生态补偿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