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通过查阅文献,野外调查,采集标本鉴定,基本摸清了分布于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蓼科植物和茄科植物的资源状况。调查表明: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分布和人工栽培的药用蓼科植物有4属6种,占连古城保护区蓼科植物5属的80.00%,34种的17.65%。被《全国中草药汇编》(第二版)收载的有4种,占保护区蓼科药用植物种数的67.67%。药用茄科植物4属5种,占连古城保护区茄科植物6属的67.67%,15种的33.33%。被《全国中草药汇编》(第二版)收载的有4种,占保护区茄科药用植物种数的80%。对保护区6种药用蓼科植物和5种茄科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药用部位、药用成分、药用价植等方面作了简介,提出了保护和利用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石羊河中下游不同河段河岸水分状况存在差异为依据,选取中游断流段、泉水溢出段、红崖山水库以上丰水段和红崖山水库以下干涸段4个河段,将河岸植被进行叶片类型划分,从纵向和横向上分析了物种丰富度、灌木与草本重要值、不同叶片类型植物分布和植物叶片类型重要值,以及植物分布特征与流域水文及土壤的关系,为流域管理及植被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欠定盲分离中混合矩阵估计问题,通过研究观测信号在时频域的线性聚集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域线性聚集程度差异的混合矩阵估计方法,并着重研究在信号线性聚集程度较弱情况下对混合矩阵的估计.首先,利用观测信号或其时频域中相应变换系数的比值分布衡量信号线性聚集程度;其次,采用优化初始中心的K-均值聚类算法估计混合矩阵.该算法降低了对信号稀疏性的要求,并且可以较高精度地估计出混合矩阵.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查清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沙生寄生植物的种类、生境及分布;介绍其化学成分及其药用功能与部位。在野外调查和整理参考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保护区沙生药用寄生植物采集标本并进行鉴定和整理。结果连古城保护区药用沙生寄生植物有2科2属2种。连古城保护区药用沙生寄生植物分布广、蕴藏大、药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甘肃民勤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蒺藜科、旋花科植物6属9种药用植物的种类、形态特征、生长环境与分布,现有文献资料记载其药用部位、药用功效类型和临床功效等。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两科药用植物资源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藜科、毛茛科植物18属、29种,其中:藜科植物15属、23种,毛茛科植物3属、6种。药用藜科、毛茛科植物10种,其中药用藜科植物7种,毛茛科植物3种。被《全国中草药汇编》(第二版)收录的药用藜科、毛茛科植物3种其中药用藜科植物2种、毛茛科植物1种。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藜科、毛茛科植物种类、分布、药用部位、疗效类型、药用价植等方面作了简介,记述了连古城保护区藜科、毛茛科植物名录。  相似文献   
7.
压电探针应用于原子力显微镜液体成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采用微悬臂梁上集成的ZnO压电薄膜作为微驱动的探针的直接激振方法,比较了间接激振和直接激振方法下探针在液体中的振动性能,以标准生理溶液中的海拉细胞为样品,对原子力显微镜在液体环境下轻敲模式的成像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采用压电探针的直接激振方法在探针振动的幅频曲线中仅有单一谐振峰,可以避免在压电陶瓷管激振方法下由液体振动造成的寄生谐振峰,因此使用压电探针不仅提高了探针振动频率的控制精度,而且减小了针尖对样品的损坏,还提高了仪器的带宽和成像速度.对于512×512点阵和60μm×60μm范围的图像,使用该方法可将采集速度由原来的2~3 min/帧提高到15~20 s/帧,并且扫描速度的提高对原子力显微镜在动态过程中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气井压裂液氮伴注比例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返排液效率,减少压裂液对地层的伤害,是压裂技术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气井排液现状分析,结合管柱结构,开展井筒持续排液条件研究。当井深2 500 m时,必须满足井底液柱压力≤15.68 MPa,或平均气液混相密度≤0.61 g/cm~3。建立液氮比例运算模型,计算得出当液氮伴注比例≥6%时,井筒可实现自主持续排液。现场试验表明,调整液氮伴注比例后,一次喷通率提高69%,返排率提高19%,试气产量也随液氮比例呈现较好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调查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柽柳科、十字花科药用植物资源。根据《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记载及野外实地调查和林农访问结果,参阅有关文献资料做出综合分析。初步整理统计出保护区柽柳科、十字花科药用植物11种,隶属于4个属.占保护区药用植物总种数的9.48%.其中:4种被《全国中草药汇编》(第二版)收录。并对其分布及药用价值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保护区柽柳科、十字花科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模拟酸压过程中大部分酸液沿裂缝流动、小部分滤失的流动方式,开展实验室酸蚀导流能力测试实验。岩样选用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储层白云岩,温度控制在100℃,测试不同闭合压力下酸液类型、接触时间及注入流速对导流能力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稠化酸、交联酸、转向酸三种酸液体系所测试的导流能力有很大的区别,结果表明转向酸酸化后产生的裂缝导流能力最高;2对于一些酸液体系,所产生的裂缝导流能力并不总是随酸岩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在更长的酸岩反应时间下,裂缝导流能力反而下降,这表明在酸压过程存在最佳的酸化时间;3酸液流速为500 m L/min、800 m L/min、1 000m L/min时,随着酸液流速的增大,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增大;注酸速度1 000 m L/min时,酸蚀导流能力最大。通过开展酸导实验理论研究,为更加准确进行酸压设计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