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大型结构的整体优化问题一般具有多目标、多约束和多混合变量的特点,自由度多达千计,其算法的速度和效率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遗传算法是求解大规模函数优化问题的有力工具,在复杂结构的优化设计问题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特点,阐述近年来遗传算法在结构优化设计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现状和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水运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多源、异构、海量等特点及系统本身的复杂性问题,应用Web和多agent技术。提出了基于Web和多agent的水运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模型,给出了多agent之间的合作算法及合作策略,并对合作算法的复杂度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实现了水运地理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制造的大中型变压器的铁芯都经一只套管引至油箱体外部接地。这是因为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时,绕组周围存在电场,而铁芯和夹件等金属构件处于该电场之中,且场强各异。若铁芯不可靠接地,则会产生充放电现象,损坏其固体和油绝缘,轻者造成铁芯局部过热,重者造成铁芯局部烧损,酿成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的需求量正在不断增长,高电压、大容量的变电站正逐步深入城市市区内,变电站中巨大持久的噪声可以引起神经系统的疲劳及与此有关的疼痛,而这些噪声主要来自变压器,因此,寻求有效降低变压器噪声的措施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针对航运公司运力组织不合理的现象,采用电子商务手段,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航运公司企业对企业模式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目的在于提高船舶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并最终建立“网上船舶运输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6.
电子海图导航系统多设备接口动态链接库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系统开发的角度,针对电子海图导航系统中多种船舶导航设备信息的集成,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了通用多设备接口动态链接库.该动态链接库集成了GPS、AIS、ARPA、罗经、计程仪、自动舵、测深仪等驾驶台主要导航设备的软件接口,接口功能包括数据接收与发送、解析、控制及传递,接口标准符合IEC61162.该动态链接库完全独立于上层应用系统,不仅易于系统的集成,更有利于系统的升级和功能扩展。  相似文献   
7.
数字海洋地理要素无级比例尺自动综合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地理信息随显示比例尺变化自动压缩与复现的概念和发展现状,分析研究了现有技术方法与手段的特点与不足,提出利用小波理论中的多分辨率分析(MRA)建立面向海洋地理特征的线状要素无级比例尺自动综合的几何模型和综合质量评价模型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二维电子航道图和三维航道模型各自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互相融合的多维数字航道模型.该模型在三维航道模型的水面上融合了标准的二维矢量电子航道图数据,方便进行航行状态、航线设计、船舶和航标管理中的空间计算和分析,在统一框架下很好地结合了二维电子航道图的宏观、精准、整体、简洁性和三维航道模型的局部、真实、直观的优点.最后,利用NASA的虚拟地球World Wind JavaSDK实现了多维数字航道模型,为多维船舶导航、船舶监控、航标遥测遥控等数字航道应用系统构建了一个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9.
为对渔船实施有效监控,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雷达的近海渔船分布式监控系统.系统由多个雷达监控站和一个中心指挥系统构成.雷达监控站使用MD-3641/3642雷达,采用Internet网络技术和CDMA/GPRS通信技术实现与指挥中心的数据传输.采用基于数学形态学原理的目标回波识别算法实现雷达图像去噪和回波边缘提取.应用结果显示:目标回波识别算法有较好的去噪效果,可准确确定目标回波的位置.该系统可实现对渔船的有效监控.  相似文献   
10.
港口引航及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信标差分GPS与ECDIS集成的港口引航及监控系统的设计实现,分别对信标差分技术、ECDIS及监控系统功能设计、系统通信方式等组成部分进行详细的讨论,该系统采用系统集成方式。具有损伤简单,性能稳定,兼容性强,便于携带等优点,因而具有广阔物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