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程序是应用于DJS—6计算机ALGOL语言的计算惯性保险机构运动的程序。可以计算一般惯性保险机构(包括单行程和双行程的),点火机构,曲折槽机构等。有宽行打印机的表格输出和曲线输出。 程序功能 1.本程序对一般惯性保险机构,可以计算上升或下降运动,求出炮口保险距离,对点火机构,可以分别改变三个参量,自动算出21个或者更多的方案,求出其点火能量。对曲折槽  相似文献   
2.
定距引信的电子计转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旋转弹丸在外弹道上的运动 ,推导出了引信零件在弹道上的运动角速度和离心加速度表达式 ,通过计算和模拟仿真得到了脉动的离心加速度曲线 ,在引信动态模拟装置上进行模拟测试 ,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提出了通过直接计弹丸转数实现引信定距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gn值悬臂梁式硅微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冲击加速度测量,分别就硅微加速度传感器等载面和变载面悬臂枯不同结构尺寸下的应力状及固有频率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对等截面和变截面悬臂梁结构的灵敏度进行了分析比较和数值计算,结果都说明了采用变截面悬臂梁结构,灵敏度可提高近30%;对选择的变截面悬臂梁结构的加速度传感器其量程为10000gn,有足够的抗过载能力,且横向灵敏度足够小。  相似文献   
4.
电子计转数引信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精度引信是控制战斗部精确打击目标的关键。高精度引信主要有计时和计转数2种,而高精度电子时间引信在炮口测速难、时间基难以迅速启动。该文主要探讨用计转数的办法,精确控制炸点位置的可行性,提出一种新型的计转数引信原理方案,这种引信装定过程中不需测速、不同高精度时间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引信机构运动微分方程的分析,得出机构参量设计的特点是评价函数为多个设计变量的非线性不可微函数,并具有第一类间断点,而约束条件一般为非线性约束。提出应用步长加速法选择最佳方案并给出ALGOL和FORTRAN语言程序。  相似文献   
6.
该文讨论了引信安全性设计方法的变化过程,详细地分析了提高错位式引信安全系统安全性的各种途径。在不可复位和可复位串、并联多道保险系统中,有序时间窗式多道保险系统的安全失效率最低。同时指出,对错位式安全系统无论进行怎样的改进,都无法消除雷管的意外发火事件,只有无起爆药雷管出现之后才解决了此问题。无起爆药雷管也推动了引信安全性设计的新发展,出现了直列式爆炸序列。文中还讨论了高能直列爆炸序列安全系统设计的方法,给出了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用表格方法设计引信弹簧并给出一个从容许解中寻求最优解的表格程序。由于计算器已普遍使用且比计算机方便,所以用此法设计弹簧是有益的。 设计计算的原则是满应力与等刚度、实际上是沿着变量的坐标轴寻查,寻查中考虑满足约束条件的要求。最后举出两个实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小口径速射炮系统 ,通过炮口快速装定 ,达到对目标更高的毁伤概率。该装定系统在弹丸发射时 ,根据弹道参数解算出装定时间信息 ,然后将这一时间信息经编码、调制后向外发送。在弹丸飞离炮口的瞬间 ,将这一时间信息传输该引信 ,实现引信的实时炮口快速装定。该文通过对引信的装定系统进行分析 ,结合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 (DDFS)的特点 ,将DDFS用于引信装定系统中 ,实现对编码信号的FSK调制 ,以满足装定系统数据传输率高、数据传输实时、快速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离散杆式战斗部对飞机的毁伤工程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离散杆式战斗部是一种特殊的预制破片战斗部,该文通过对典型空中目标的选取及易损性分析,建立离散杆式战斗部对目标的毁伤计算模型。该计算模型包括离散杆坐标系和离散杆杀伤元素场的建立、动态交汇分析计算、侵彻计算、部件毁伤概率和目标毁伤概率计算。在该计算模型的基础上,以某歼击机为例,编制计算程序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离散杆式战斗部对目标有较好的毁伤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电子时间引信装定的数据编码与压缩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电子时间引信炮口感应装定技术上,由于数据传输时间短和引信工作的恶劣环境,装定数据的编码与数据压缩方法是其关键因素。该文在讨论了3种现有编码方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2种新的编码方法,并讨论了其优缺点、应用条件和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