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重量法真空吸附装置,在310~420K 和3000~20000Pa 条件下,研究了羰基硫在 TGH 催化剂上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非线性回归和模型优选表明,吸附等温线符合 Freundlich 方程;吸附动力学符合管孝男速率方程。研究表明,催化剂上的能量呈不均匀的指数分布,秽基硫在表面进行解离型的不可逆化学吸附,吸附热效应为负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羰基硫在水解催化剂上的吸附等温线的实验数据处理和模型优选。通过侯选模型的筛选、实验数据的回归、相关系数的统计检验、误差随机性的评价,以及回归参数的物理意义的评价。确定了Freundljch等温式是描述这一体系的最佳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SEM,XRD,BET和IR等现代仪器,研究了用于羰基硫水解的TGH催化剂及其载体γ-Al_2O_3的表面结构、酸碱分布和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由γ-Al_2O_3浸渍活性组分制成TGH催化剂以后,结晶结构、孔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活性组分高度分散在活性表面上,使表面碱分布增宽,强碱中心数目增多,吸附COS和CO_2等酸性分子的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并且,两个表面对CO_2的吸附是均匀的,对COS是不均匀的。  相似文献   
4.
从阻抑氧化铝的相变、表面化合物的生成和延缓氧化铝的烧结三个方面探讨了氧化铝掺杂镧后改善热稳定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采用TPR,TG和DTA技术研究了铬铬系中变催化剂中Fe_2O_3的还原历程及CeO_2对其还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Fe_2O_3的基本还原历程为Fe_2O_3→Fe_3O_4→Fe,其还原模型为核化模型,还原活化能Er=55.53KJ/mol.CeO_2对铬铬系中变催化剂还原性能的改善,在CeO_2含量为3wt%时最为显著,它既起结构型促进作用,也起电子型促进作用。提出了CeO_2促进还原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固定床反应器应用广泛,固定床传递过程的研究中,固/气传质、传热系数是二个重要的基本参数。本文介绍了固定床反应器固/气传质、传热系数的实验测定方法,理论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有关氧化铈的催化作用,指出氧化铈具有贮氧性,可改善催化剂的还原性及分散度等特性,给出了氧化铈与主剂、载体间及在催化过程中的几种作用形成;展示了氧化铈在一氧化碳中变反应中的应用,给出了有关研究结果,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讨论了红外光谱方法以吡咯为探针分子研究固体催化剂表面碱性的起源、发展过程和最新进展。结合笔者在该领域的科研实践,可以认为,以吡咯为探针分子用红外光谱方法研究催化剂碱性,实属一种较理想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高分子涂层溶胀法技术,测定固定床反应器壁/气,固/气传质系数;利用j因素相似,得出在管径与颗粒直径之比较小(3
相似文献   
10.
用掺杂稀土的方法制成了抗热冲击的氧化铝载体。研究了稀土在氧化铝中掺入深度对阻滞氧化铝相变、延缓烧结和生成低表面积化合物的效应。对十种稀土的效应进行了比较。提出一种分两步掺杂的技术,可获得甚为满意的结果,所制得的含镧氧化铝在1000℃热冲击2小时后仍为γ-相,1200℃热冲击2小时后仍为δ—相,而未掺杂的氧化铝在相应温度下分别为γ+δ-相和α-相。这类含镧氧化铝试样在800,1000,1200℃热冲击2小时后比表面积仍可达230,126,28米~2/克,而相应的未掺杂氧化铝分别为150,77,8米~2/克。对掺杂稀土的氧化铝的孔径分布、表面酸度、表面化学活性等作了综合考察,证明它和纯氧化铝没有明显的差异,故认为这类载体可能在催化剂制造工业中有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