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在对现有文献资料查阅和统计的基础上,结合早春类短命植物的生长周期特点,对东北温带森林早春类短命植物种类及区系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地区有林下早春类短命植物60种,8个变种,15个变型,分属于8科22属.科的组成以毛茛科和罂粟科为主,包括早春类短命植物49种,占所有早春类短命植物的59.0%;紫堇属和银莲花属植物居多,占所有早春类短命植物的1/3以上.属的区系分为4个类型1个变型,其中北温带分布类型是早春类短命植物的主要成分,包括10属49种,其次为旧世界分布类型,包括6属11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吉林省胡桃楸群落主要分布地区调查数据的统计发现维管束植物共计58科137属186种.科、属、种数量均以延边地区最高,吉林地区次之,白山地区最少;物种组成的相似性以吉林-延边最高,延边-白山和吉林-白山相对较小;不同地区科、属组成均以单种科、单种属占优势,组成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各地区胡桃楸群落植物属的区系分布总体趋势比较一致,均以北温带分布为主,兼有部分热带分布类型,旧世界热带分布、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等也存在一定比例,说明该群落维管束植物的组成存在与热带早期的历史联系,具有较高的古老性和联系的广泛性;此外,作为胡桃楸群落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分布类型反映了该群落是在漫长的地史年代中发展而来的次生性植被.吉林、延边、白山群落的T/R值分别为4.73,6.41,9.33,区系组成均表现出强烈的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估算区域森林碳储量,应用湿烧法测定长白山林区14个主要树种不同器官的有机含碳率,利用分析树种的单木生物量方程计算林木全株的平均含碳率.结果表明:14个树种的全株平均含碳率分别为色木槭44.56%、山杨48.77%、紫椴49.44%、春榆38.59%、风桦49.76%、白桦45.08%、怀槐45.53%、水曲柳45.37%、胡桃楸45.38%、蒙古栎48.40%、臭冷杉52.20%、樟子松50.26%、落叶松50.79%、红松53.39%,表现为针叶树种含碳率高于阔叶树种;树种全株加权平均含碳率与其器官的平均含碳率相比存在一定差异,差值在1.39%以内;各树种不同器官含碳率变化范围介于33.98%~53.98%,整体表现为干枝根叶;种内不同器官的变异系数介于1.10%~7.98%,器官含碳率的种间变异系数介于7.60%~11.29%.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表明:同一树种不同器官的含碳率差异显著性水平不同,没有一定的规律;在器官含碳率水平上,部分树种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