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生态文明视野探求人的生存本质,必然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关注对象,这种关系性视野的终极视点并不是停留在人对自然状貌的解析与体验上,而是需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反思人的存在,科学把握人的生态化生存的伦理向度,进而展示人的生态化生存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环境正义所指称的主体是具体的有差别的主体。根据环境正义所指称的主体的差异性,环境正义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即国内正义、国际正义和代际正义,它们之间相到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3.
环境正义所关怀的,不是针对所有人的一般的环境问题,而是针对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的人或族群.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所遭遇的具体的环境问题。据此.我们可以将环境正义的关怀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即国内正义、国际正义和代际正义,来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4.
学界公认黄宗羲为清代浙东学术传统的开创者,但对他如何确立清代浙东学术传统却语焉不详。笔者将黄宗羲所确立的学术传统称为“浙东经史学术传统”,并根据章学诚关于浙东经史学术传统三点归纳,具体分析黄宗羲如何在“贵专家”“言性命必究于史”“经术史裁”三个方面实践和提倡浙东学术精神,藉以说明:黄宗羲作为浙东经史学术传统的确立者,其思想上的影响几代不绝,一直到道咸年间仍在章学诚身上有实质而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叶适是循义理的路数来解<易>的.具体说,就是根据<彖><象>解<易>.由于他将<彖><象>视为孔子的作品,所以根据<彖><象>的解释所理解<周易>的经义,在他看来,也就是"孔氏之本学",体现了圣人以道易天下的目的.在这种易学观的指引下,他之<周易>解释,在致思取向而上,彻底贯彻事功原则、功利原则,竭力消解<周易>解释上的神秘性、玄虚性,始终坚持"以卦象定入德之条目而略于爻,又以卦名通世故之义训而略于卦".这是将"通世故之义"作为理解<周易>的经义根本原则.这个原则从根本上保证了叶适之解<易>彻底摆脱了象数路数的干扰,将<周易>解释成为一部彻底宣扬儒家的德性修养、道德理想、政治理念的经典.  相似文献   
6.
为创造和维护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孔子以仁爱为核心,提出了十分丰富的人际和谐思想。在今天,这些思想, 对于构建新型的社会主义和谐人际关系,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它是人类社会关于发展思想的最新成果。代际正义是有关地球资源与环境利益的享有或者担负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分配正义问题。代际正义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相互契合的,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态体验是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大学生的生态体验活动主要有生态旅游、生态考察、野外生存和环保实践等四种形式。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体验活动,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丰富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强化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信念、磨炼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志,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从而塑就大学生健康完善的生态人格。  相似文献   
9.
论代际正义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际正义思想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便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许多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代际正义思想并为其寻找理论上的依据和支撑。在学者们所提供的诸多理论依据中,最具影响力的、被学者们广泛引用为代际正义理论基础的主要有功利论、道义论和契约论。这三种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代际正义的合理性提供了不可忽视的理论证明。当然,这些理论也不具有绝对的说服力,就像其他任何理论一样,它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许多困难和窘境。  相似文献   
10.
在某种意义上,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就是人与自然关系变迁的历史。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演进,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相应地经历了人消极适应自然、人积极适应自然到人主宰支配自然的历史变迁。目前,人类正处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时期,生态文明是一种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典型特征的新型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