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眼挫伤后眼络膜、视网膜、视盘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undus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中的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眼挫伤患者进行眼底务管造影检查。结果:16眼视盘缺血性改变(g42.1%),视网膜震荡伤23眼(占60.5%),脉络膜破裂10眼(占26.30%),1例视神经撕脱伤。结论:FFA可显示眼挫伤后视盘、视网膜、脉络膜的循环改变,对眼损伤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炎的病因、诊断、抗病毒药物及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角膜内皮炎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均获治愈,随访6月~1年,复发3例,所有病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经治疗后:视力达0.1~0.3者3例,0.3~0.5者12例,0.6~0.8者5例,>0.8者4例,5例遗留角膜瘢翳,11例遗留角膜云翳。结论:角膜内皮炎强调早期诊断、及时给予病因治疗,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病毒药物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可有效缓解病情,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28例人工晶状体前膜的形成及原因,治疗及预防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54例白内障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发生人工晶状体前膜28例7.9%,经给活动瞳孔、皮质类固醇激素、环磷酰胺及YAG激光治疗。结果:28例视力恢复至膜形成前,3例下降。结论:不同类型的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其前膜的发生率不同,治疗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影响视力因素。方法:对405例452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影响视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一月 ,<0.5者130眼(28.8%),0.5~0.9者184眼(40.7 %),≥1.0者138眼(30.5%)。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为 :术后并发症如角膜水肿及失代偿、后囊混浊、葡萄膜炎、人工晶状体偏位、术后屈光不正及术前、术后合并眼病。结论: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 ,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减少术后屈光不正可提高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5.
眼内异物在穿破角膜或巩膜的同时,常并发眼内组织的其他损伤,如:玻璃体积血、外伤性白内障,眼内炎或视网膜脱离。及时进行准确的异物定位,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及早摘除异物,减少眼的损伤,提高术后视力,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术前异物的准确定位关系到手术方式的选择,目前用于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