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综合类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蒋世仰 《自然杂志》2004,26(1):45-49,50,F002,F003
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它对天文学进行研究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朔到公元前,近些年来,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印度天文学学术研究机构和装备取得了很大的提高和完善.本文对印度天文学方面的发展历史和近况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以期引起读者对它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凤凰座SX型变星CY Aqr的观测测定了2个新的光变极大时刻,并利用文献中光变曲线资料得出了3个新的光变极大时刻.结合已发表的数据点,拟合得出新的极大时刻计算公式,并作出了O-C图.用新的数据检验现有的两种解释该星周期变化的理论表明轨道光时效应模型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蒋世仰 《科学》2000,52(3):14-17
  相似文献   
4.
5.
自从土星环发现后的整整三个世纪,人们只知道土星有环,有的天文学家甚至从理论上“论证”了土星环的唯一性。但去年三月我国和美国等国家对天王星掩星这一罕有天象的观测却意外发现了天王星环,国际天文界把它称为自从1930年汤博(Clyde Tom-baugh)发现冥王星以来的50年中太阳系天文学最重大的发现。这一发现引起了揣测和激动,也对太阳系演化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它的深远意义现还无法估量。  相似文献   
6.
大型光学望远镜是取得天体光学波段观测资料的基本仪器。迄至本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着眼于一步一步地加大望远镜的口径,以追求更大的聚光本领去探索更广阔的宇宙空间。功勋卓著的美国天文学家海耳(G.E.Hale)一生中相继主持建造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叶凯士的1米折射望远镜,以及威尔逊山的1.5米、2.5米反射望远镜,和帕洛玛山的5米巨型反射望远镜。在他身后,有人曾想建造更大口径的望远镜。由于鲍恩的科学论断,说服了人们放弃单纯加大口径的笨拙想法。他指出,4架5米望远镜要比1架10米  相似文献   
7.
了解变星     
任何波段的亮度或特征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恒星叫做变星。它们可能因诸如自转或伴星间的掩食等几何原因而引起,也可以因恒星内部及周围的物理特性变化而引起,如大气脉动、物质吸积、磁层耀变和表层或内部突然灾变爆发等。因此变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关恒星物理特性和内部物理过程的特殊信息。  相似文献   
8.
行星状星云乃恒星从渐近巨星支向白矮星过渡的短暂时段的形态。多波段天体物理实验室,对我们了解天体物理环境中的原子、分子、尘埃和等离子体过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大量的研究集中在使用它们通常具有的强发射线波段在银河系内及河外星系中搜寻和发现更多的成员,探讨它们多姿多态形状的结构和形成机制,包括流体动力学成形机制、  相似文献   
9.
蒋世仰 《科学通报》1990,35(9):641-641
1958年提出、1974年动工的2.16m反射望远镜于1989年11月13日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正式落成。它的主镜直径为2.2m,有效聚光口径2.16m,用V02型微晶玻璃磨制而成(现暂用苏联60年代产5  相似文献   
10.
赵复垣  蒋世仰 《科学通报》2005,50(8):737-739
发现了三国时代魏国学者孟康为司马迁《史记》中关于景星的记叙所作的一则注解: “有赤方气与青方气相连, 赤方中有两黄星, 青方中一黄星”. 在后来唐代人所撰的《晋书》和《隋书》等史籍中,也发现了几乎相同的记载. 这种“赤方气”记载所描绘的天象, 与哈勃空间望远镜(HST)拍摄的带有光环结构的超新星1987A 的图像很相似. 考虑古代人虽然对一些天象的意义有错误的理解, 但是他们对所看到过天象的描述一般地是客观的, 他们不大可能凭空臆造出“赤方气”这种天象. 因此, 推测古代观察者很可能目睹过其遗迹中带有环结构的暴发时非常亮的超新星, 从而留下了“赤方气”的记载. 孟康可能是第一个提出“赤方气”说的学者, 而且他大约生活于公元180~250年, 出生时间很接近于公元185年. 考虑这两个条件, “赤方气”记载或许与暴发于公元185年的超新星(SN185)有关. 这一推测与部分 现代研究者测得的SN185可能的遗迹G315.4-2.3的距离参数相符合. 如果“赤方气”之说与超新星遗迹中光环结构的关系能够被进一步证实, 这一结果将再次表明, 在超新星暴发一段时间之后显示出环结构应是很普遍的现象. 这将是对现代恒星演化理论的一个重要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