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8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内燃机负荷变化较大、传统的有机朗肯循环(ORC)工质优选未能关注变工况性能的问题,开展了基于变工况特性的ORC工质优选研究。首先,基于MATLAB平台构建了基于变工况特性的工质优选模型,涉及系统设计参数获取、变工况仿真和热经济性分析3个层面,具有较高的模型精度。然后,基于该模型,针对8种典型实用性工质,分析了变工况循环性能及典型全日电负荷下的热经济性能。研究表明:水在高负荷工况时的净输出功率较多,适合运行在高负荷工况条件下,而甲苯在低负荷工况时展现出较大的性能优势,适合运行在低负荷工况条件下;在考虑实际运行情况下,水的发电成本和折旧回收期为0.131美元·(kW·h)~(-1)和8.08a,而甲苯的分别为0.127美元·(kW·h)~(-1)和6.75a。这些规律进一步表明,水适用于电负荷稳定的建筑类型,而甲苯适用于电负荷瞬变的建筑类型。  相似文献   
2.
内燃机缸盖振动传递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燃机缸盖系统的振动激励及表面振动信号的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缸盖系统的振动模型。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模态实验方法,对不同情况下缸盖系统的动态传递函数和静态传递函数进行了分析比较。根据缸盖系统的动态传递函数设计反相滤波器,进行了直接由缸盖表面振动信号识别气缸压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基于逆边界元法的内燃机噪声源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内燃机复杂噪声源进行识别和排序是内燃机噪声控制的关键.基于逆边界元法(IBEM)的噪声源识别技术,利用边界元法建立了声场与结构表面振动速度之间的声学传递向量(ATV).将常规的声压测量作为输入数据,在逆向数值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能够精确地重构出结构表面法向振动速度,进而获得源面详细的振声特征信息.针对某轿车柴油机,测试了额定工况下近场144个场点声压,应用该方法在发火频率点处,重构出了柴油机表面法向振动速度分布.通过对比预测和实测声场点声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噪声面板贡献量分析的基础上,对该柴油机各功能部件的噪声贡献量进行了排序,并得知额定工况下该柴油机的机体裙部是主要的噪声辐射部位.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对复杂噪声源识别易于实施。具有更广的工程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以发动机曲轴系扭转振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扭振减振器阻尼比参数的变化对轴系扭转振幅放大系数的影响,并开展了轴系变阻尼扭振减振器的设计工作.计算结果表明:装配变阻尼扭振减振器后,系统的自振频率和临界转速都相应有所升高;当变阻尼扭振减振器在各临界转速下选取最佳阻尼值时,轴系自由端各阶扭转振幅均有明显降低,显著改善了发动机的扭转振动特性,验证了变阻尼扭振减振器对轴系扭转振动抑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小波分析技术研究燃烧压力高频振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内燃机缸内压力高频振荡的机理以及压力高频振荡对燃烧噪声的影响,利用小波分析提取缸内压力高频成分,确定缸内压力高频振荡出现的范围.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不同曲轴转角下对应燃烧室空腔声模态,用声响应法测量不同曲轴转角下燃烧室空腔声模态,并对计算值和测量值进行比较和修正.对实测的缸内燃烧压力信号进行了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模态试验结果较吻合,声模态修正后的结果能很好地解释缸内燃烧压力高频振荡.研究表明,缸内燃烧压力高频振荡是燃烧室空腔共振引起的,燃烧压力高频振荡是影响燃烧噪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了考察各种影响因素与声辐射效率的关系以及声辐射效率研究在噪声源识别中的应用效果,对网格划分数量、边界固定条件、部件安装状态、激励方式以及材料等声辐射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油底壳实验,并对柴油机主要部件振动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离散计算法能够对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复杂问题进行研究,计算得到的声功率级比通过声音测量得到的声功率级高0.59dB(A),说明声辐射效率的研究结果用于识别噪声源的实践中是准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车辆操纵稳定性及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标准,以车辆系统的簧上质量加速度、车轮动栽荷和悬架动挠度为主要评价指标,针对路面-车辆系统特点,提出一种以解析方法确定模糊控制规则的算法,利用LMS自适应模块调整模糊控制器的修正因子,提高模糊控制算法对路面一车辆系统的适应性,在以路面信号作为激励源的仿真过程中,与自适应控制悬架系统相比较,簧上质量加速度峰值减至1/20.对简化车辆模型,在2DOF系统试验台架上进行了试验验证,对比结果进一步证明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更适合车辆悬架系统的振动控制,  相似文献   
8.
扭弯复合减振器能同时抑制扭转振动和弯曲振动,降低发动机噪声.以发动机轴系扭转振幅最小化为目标,研究了扭弯复合减振器的设计方法,并分析扭振减振器或弯振减振器参数偏离对扭转振幅曲线的影响.分析表明:增大扭振减振器惯量比、降低弯振减振器惯量比,能减小扭转振幅曲线的共振峰值;弯振减振器阻尼比和刚度偏离最佳参数后,能增大曲线共振峰值,但影响程度很小;扭振减振器阻尼比和扭转刚度的偏离能显著增大峰值.  相似文献   
9.
从柴油机缸内燃烧反应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出发,利用CHEMKIN软件对富氧燃烧时的低温反应进行了研究,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方法,通过耦合柴油机三维燃烧模型和正庚烷氧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对低温反应机理中重要的脱氢反应和加氧反应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对比空气助燃、富氧浓度对脱氢反应和加氧反应的影响发现:富氧燃烧能够促进脱氢反应,在压缩的上止点时刻,氧的体积分数分别为23%、25%和27%时的缸内脱氢产物C7H15的质量分数最大值分别是空气助燃时的1.95倍、4.77倍和291.58倍;加氧反应的速率随富氧浓度的升高呈线性增长趋势;富氧燃烧可以提高柴油机的热效率,使缸内生成更多的OH自由基,从而加快了后续的中温反应和高温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缸内直喷汽油机(GDI)存在的主要排放未燃HC和NOx问题,提出了燃烧理论空燃比的复合喷射燃烧技术,运用了废气再循环(EGR)分层技术.复合喷射通过稳压腔辅助喷射燃油和缸内直接喷射燃油,使缸内形成准均质混合气,以满足各种工况下GDI对混合气的要求.在负荷由小到大直至满负荷的范围内都可避免出现过稀区、过浓区,这利于燃烧并减少HC排放;利用在进气管上设计的独特的废气通道,通过滚流分层充气方法,将进气冲程再循环的废气和油气分层,以形成废气-油气-废气馅饼状分层,从而提高了废气再循环率,降低了NOx排放.两种技术的结合,可以解决GDI发动机存在的主要排放问题.实验证明:复合燃烧系统与EGR分层充气技术的有效结合,可以在各种工况下降低NOx排放,降低量为61%;可以降低冷启动时的HC排放,降低量至少为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