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用电镜观察了褶纹冠蚌的外套膜的表面结构,其内表皮表面是板块状结构,具沟和嵴,沟内和嵴上均有簇生的纤毛丛,纤毛长约8~9pm,直径约0.2μm,内表皮表面还具丰富的微绒毛和粘液细胞;外表皮表面也略呈板块状,表皮细胞轮廓较清晰,细胞表面的纤毛丛和粘液细胞明显比内表皮细胞少,这可能与外套膜内、外表皮所行使的功能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泗河水体中TN和TP的空间变化规律,利用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公式对其水体营养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泗河水体中TN的平均质量浓度为6.22mg·L-1(NO-3-N占34.20%),TP为0.33mg·L-1.泗河水体中氮、磷空间分布特征明显,TN和NO-3-N的空间分布比较一致,均由上游开始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NH+4-N稍有不同,无明显的变化趋势;TP和SRP含量由上游开始先降低后升高,分别至泗河大桥断面(1-8#)和金口坝断面(1-9#)达到最高值,然后又逐渐降低.总体来看,泗河处于"富"营养状态(EI=48.757).其中,3个断面(15.80%)处于"中"营养状态,13个断面(68.42%)处于"富"营养状态,3个断面(15.80%)处于"重富"营养状态.综合分析表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是泗河污染的主要来源,畜禽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蚌科两种蚌钩介幼虫形态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三角帆蚌、褶纹冠蚌的钩介幼虫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两种蚌的钩介幼虫均为有钩型,但钩介幼虫的形状、大小、壳钩的长短、大棘刺的排列方式、壳表面的壳饰等在不同种间存在一定差异。另外,生活在不同区域的同一种蚌类,其钩介幼虫的形态结构也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稀土元素对水生态安全的影响,于2014年秋季对鄱阳湖5个代表性监测点的三角帆蚌及沉积物进行样品采集,分析三角帆蚌软组织及沉积物不同提取形态稀土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三角帆蚌软组织中稀土元素总量均值为15.52 mg/kg,轻稀土元素更易累积,表明轻稀土元素对贝类的生物效应强于重稀土元素。沉积物样品中稀土元素总量均值为285.22 mg/kg,含量高于中国土壤平均值;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呈现较强的陆源属性。各监测点沉积物中稀土元素4种赋存形态的平均含量:残渣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酸可提取态,酸可提取态含量最低,且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风险评估表明其均处于无风险或低风险水平。三角帆蚌软组织中大部分稀土元素与沉积物中可氧化态和全量显著正相关,表明三角帆蚌对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生物可利用性以可氧化态为主。  相似文献   
5.
运用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褶纹冠蚌的唇瓣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褶纹冠蚌的唇瓣分为外唇瓣和内唇瓣,内外唇瓣相向一面具沟嵴,为褶皱面,相背一面表面光滑,为光滑面.光滑面表面无沟嵴,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表面有大量微绒毛,纤毛较少,呈簇状,分布均匀;褶皱面具有褶襞,呈现出平行的沟和嵴,沟和嵴上都被覆浓密的纤毛.光滑面和褶皱面的纤毛在末端处变细,纤毛其它各处粗细比较均匀,两面都有大量分泌球.纤毛和黏液在食物分拣和运输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猪耳丽蚌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鄱阳湖吴城镇的猪耳丽蚌Lamprotula rochechouarti进行了生物学研究.猪耳丽蚌的壳长、壳宽与壳高之间呈直线相关,其中壳宽变化较大;而壳长与体重、组织干重、干壳重呈指数相关.从其种群结构来看,壳长55~75mm的个体占大多数,该种群已趋于稳定状态.在自然状态下,猪耳丽蚌的雌雄性比为1.018:1.性腺涂片的周年观察表明:9月至翌年1月性腺逐渐发育成熟;2~5月可见育儿囊内有胚胎和钩介幼虫;6~8月性腺处于恢复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