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褐稻虱、白背稻虱是我国南方稻区水稻中后期主要害虫。目前所用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药效已明显下降,大发生年份需防治多次才能控制为害。为此,我们于1990年用国产扑虱灵,进行了防治稻虱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草坪新害虫——稻切叶螟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切叶螟是一种草坪上的新害虫,本地每年发生5-6代,以老熟幼虫或蛹越冬.全年以7、8月份的第三、四代幼虫为害最烈.在狠抓草坪苗圃地治虫和点灯诱杀成虫的前提下,主害代用90%晶体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油防治低龄幼虫;用40%毒死蜱乳油加5%氯氰菊酯乳油或5%来福灵乳油防治高龄幼虫,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纵观我县晚稻稻瘟病发生史,80年代初以来,除1981年全县性大区域发生外,其余年份只局部发生。主要集中在西周、珠溪等老病区,这些地区几乎年年发生较重,特别自1991年以来连续四年重发,损失严重。 稻瘟病的发生与病菌生理小种类型、水稻品种的抗病程度及气候、肥料、土质等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以往对病菌生理的小种类型研究较多。笔者根据历年稻瘟病发生实际情况,试图以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生态学观点和方法划分稻瘟病生态型。以分析不同生境、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