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本着探讨《变形记》本义和作者的主观价值指向的阅读原则,视主人公的“变形”为一种人生假设,认为作者通过这一假设预测了自己的人生结局。同时认为该作品存在着两种“异化”:格里高尔的生理“异化”和家人的心理“异化”,而后者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2.
《大雷雨》与《原野》有许多惊人的相似点:凶狠的婆婆、懦弱的丈夫、敢于寻觅的媳妇以及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故事等,它引起了高校师生无数次在表层和深层上的追问.本文以两名剧剧名的象征义作为切入口,剖析了它们自开始演出至今国内外评论界有关评论的成因,重新解读了这两个分别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世界名剧,进而确立一个与目前评论界的定评不同的结论:《大雷雨》与《原野》都是家庭悲剧.  相似文献   
3.
海明威是个善于关注、描写死亡的作家。他无论是生平、还是创作都具有浓郁的死亡情结。本文从海明威充满传奇色彩的生平入手,分析了生活给他带来的创伤和启示以及他死亡情结的影响作用。又以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依据,剖析了他死亡情结的内涵。进而认定,海明威的死亡情结应包括对死亡的充分认定和积极面对两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海明威死亡情结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三点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主义文学与颓废主义的关系至少有两层:第一,它与作为流派意义上的颓废主义有关系;第二,它与作为风格形象意义上的颓废主义有关系。然而,在我们的“话语”中却常常缺乏必要的界定,以至于在现代主义文学与颓废主义的关系上直今还存在着认知上的误区。本文针对上述两层关系作了进一步的廊清。  相似文献   
5.
有关莎翁四大悲剧的主题评价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外国文学》教科书中常解释为“人文主义理想的幻灭”。本文对此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80年代末以后,师专外国学教材的编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闹局面,数量之多,令人瞠目。那么,我们在新世纪里怎样编写具有突破意义的外国学史教材?本就外国学史观念的更新和具体的编写原则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从目前中学所展开的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出发,从四个大的方面探讨了素质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第一,“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整体教育观念;第二,高尚的思想品德和祟高的精神境界以及与之相关的教育能力;第三,较为完备的专业知识和较为渊博的相关学科知识构成;第四,过硬的适应素质教育的多种能力。  相似文献   
8.
《俄底蒲斯王》、《哈姆莱特》、《等待戈多》均以巨大的悲剧力量深深地震撼着当时的和今日的读者。本文针对作品主人公作比较分析。结合时代背景,从另一角度观照他们的悲剧意义。 英雄·巨人·普通人——都有自己的不幸 当距今二千四百余年的雅典伴着蔚蓝色的爱琴海、拥有奴隶制的辉煌时,被誉为“戏剧界的荷马”的索福克勒斯,写出了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的繁荣极不和谐的著名悲剧《俄底蒲斯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德米特里·卡拉马佐夫是“弑父”的典型。本文以作品为依据论证了费多尔与德米特里虽有血缘联系但骨子里却充满仇恨的父子关系,进而说明德米特里的“弑父”不是一般意义的“弑父”。此外,本文又对德米特里的弑父过程作了必要的细致的回顾,旨在说明德米特里仅有弑父的动机而无结果。虽然如此,德米特里对自己的“弑父”动机作了严厉的自我惩罚(接受二十年流放的判处)。所以,本文认为:德米特里既有追随恶的一面,又有趋向善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自然主义与现代主义在人们的评价话语中总是存在着许多交叉和混同,本文就自然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文学源头、创作精神以及文学理念等方面,在一个较大背景下,探讨了它们关系,旨在进一步寻觅它们的文学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