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布于云南省9个地市13个县的56个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子实体进行了ITS序列、IGS序列和反转录转座子PCR图谱比较分析, 发现ITS序列只有一种单倍型, IGS序列有3种单倍型, 反转录转座子PCR图谱群体间的多态性不显著. 对比我国东北和日本松口蘑的研究结果发现, 云南松口蘑的遗传多样性较低, 云南松口蘑和日本松口蘑同源, 但松口蘑可能不是起源于云南.  相似文献   
2.
一种简易有效的厌氧菌培养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行设计了一套简易的厌氧菌培养方法和装置,用于重要的人体肠道厌氧菌双歧杆菌的分离培养及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也适用于其它厌氧菌的培养.本方法成本低廉、效果良好、使用方便,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出芽短梗霉的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多因素实验正交优选法对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pululans)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用YEPD作生长培养基,菌龄24h,复合酶处理(含0.25%(w)蜗牛酶+0.25%(w)纤维素酶),0.6mol/LKNO3作渗透压稳定剂的情况下,原生质体制备率最高,酶解1h,制备率为100%,再生率为0.35%.如用PDA为再生基础培养基,在添加50mmol/LCaCl2,1.0%(w)PEG(MW6000)等再生促进因子的情况下,再生率可提高到1.23%  相似文献   
4.
教学实验中心管理机制和运转模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教学实验中心的建立意味着一种新的实验教学运转模式的开始,该模式能否良好运转,管理机制是重要的决定因素。文中以云南大学教学实验中心为例,对教学实验中心管理机制和运转模式进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5.
双歧杆菌与嗜热链球菌混菌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breve)和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thermophihus)的选择性培养条件,探讨了两菌在单一菌种培养和混菌培养状况下的菌体生长和产酸特点,发现该两菌种之间的生长及产酸存在着明显的互相促进作用,在牛乳培养基中混菌培养状况下两菌的生长及产酸代谢均优于单菌种培养.在两菌的接种量体积分数各为1%的条件下,不但能获得较高的活菌数,而且凝乳状态及风味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6.
对分布于云南省9个地市13个县的56个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子实体进行了ITS序列、IGS序列和反转录转座子PCR图谱比较分析,发现ITS序列只有一种单倍型,IGS序列有3种单倍型,反转录转座子PCR图谱群体闻的多态性不显著.对比我国东北和日本松口蘑的研究结果发现,云南松口蘑的遗传多样性较低,云南松口蘑和日本松口蘑同源,但松口蘑可能不是起源于云南.  相似文献   
7.
发酵工程作为现代生物技术中的4大工程之一,实验课教学有其独特的要求。文章从现有条件和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完成了发酵工程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合理安排了实验教学项目,并对其具体实施进行了必要的讨论和论证,为提高发酵工程实验课教学质量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在建设历程、现状以及建设过程中的主要改革措施、具体做法和经验.探讨了对地方大学怎样结合区域特点和学校实际建设高水平实验教学中心.  相似文献   
9.
出芽短梗霉原生质体再生变异菌株和亲本菌株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pullulans)原生质体再生菌株中获得了4个变异菌株,它们在碳源同化、生长速度、呼吸强度、菌落及细胞形态等特征上均有差异,与亲本菌株也互不相同.在不同的液体培养基中摇瓶培养,多糖产量和产色素变化较大,且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人体嗜酸乳杆菌的分离与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昆明地区初生婴儿粪便中分离到12株嗜酸乳杆菌,从中筛选出一株生长繁殖快、产酸能力强、凝乳状况及风味较好的优良菌株L36,该菌株在牛乳中培养8h活菌数可达12×109个/mL,并能耐受质量分数为10%的胆酸盐和05%的酚.经过二年在牛乳中的连续培养及多次移殖,产酸能力显著提高,在牛乳中培养48h酸度从初分离时的875°T提高到1137°T,耐氧能力也有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