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究茵陈蒿汤对肝纤维化(LF)大鼠Caspase-12通路以及TIMP-1、Smad2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和茵陈蒿汤组。使用腹腔注射CCl 4 建立LF模型,茵陈蒿汤组在建模时使用茵陈蒿汤灌胃,持续8周。比较8周后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分别使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和纤维化情况。分别使用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蛋白和mRNA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肝损伤和纤维化,茵陈蒿汤组大鼠肝损伤情况和纤维化情况显著减轻。血生化结果显示,模型组ALT和A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菌陈蒿汤干预后ALT和AST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建模后8周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GRP78、eIF2α和Caspase-12显著升高(P <0. 01),茵陈蒿汤组的GRP78、eIF2α和Caspase-12显著低于模型组(P <0. 01)。模型组的Collagen Ⅰ、Collagen Ⅲ、TIMP-1、Smad2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茵陈蒿汤组Collagen Ⅰ、Collagen Ⅲ、TIMP-1、Smad2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 <0. 01)。结论茵陈蒿汤可显著缓解大鼠肝组织的纤维化,这可能由于茵陈蒿汤具有抑制Caspase-12通路以及Smad2基因的表达发挥抗纤维化和抗凋亡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对中国贵州药用真菌资源的补充与总结。依据在贵州采集的标本和查阅的相关文献,整理出药用胶质菌类、腹菌类真菌25种,结合中国贵州药用真菌I-VI,贵州省的药用真菌共计377种,率属于子囊菌门10科16属37种,担子菌50科119属340种,优势科有虫草科、蘑菇科、鹅膏科、口蘑科、红菇科、牛肝菌科、乳牛肝菌科、灵芝科、多孔菌科,优势属中红菇属种类最多,乳菇属次之。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是对中国贵州药用真菌资源的补充,依据在贵州采集的标本和查阅的相关文献,整理出牛肝菌目药用真菌资源11科21属64种,牛肝菌科Boletaceae(31种)、乳牛肝菌科Suillaceae(12种)是牛肝菌目中主要的类群,其资源数量和经济价值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广东省某农业高校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就业难”的问题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客观上,市场就业信息不畅,缺乏指导,供求错位;主观上,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就业地点单一化,自身条件有待提高,多数毕业生表示对就业前景感到担忧。对此.政府以及校方理应结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国情,联合建立更完善的就业体系,增加就业信息的提供,并完善、落实各项扶助就业和创业的政策,使农业院校学生了解到求职或择业的方向和目标,避免求职时的茫然无措。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查2013—2015年重庆市山洪灾害详查点的合理性,以便进一步指导后期的补充调查工作。【方法】利用ArcGIS 10.0空间分析与数据统计工具,基于地貌、海拔、坡度、河网密度、降雨量等因子,分析重庆市详查点和灾害点空间分布,研究不同影响因素下详查点和灾害点的分布差异,探讨山洪灾害详查点分布的合理性。【结果】结合目前重庆市山洪灾害防治分区特点,分析重庆市山洪灾害调查工作薄弱区,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详查点与灾害点空间分布总体一致,但在部分山洪灾害高发区详查点数量不足。从不同区域分布来看,山洪灾害密度较高的渝东南部地区详查点密度最低;从不同影响因素来看,某些条件下区域详查点密度偏低,如人口分布集中的73~252 m高程区、5°~15°坡度区、1 200~1 300mm降雨区及1.6~4.7km·km-2河网密度区。2)重庆市山洪灾害详查点分布符合防治分区情况,然而对于一级重点防治区的山洪灾害详查工作略显不足。3)根据山洪灾害易发区与详查薄弱区分布条件,统计得出重庆市境内未来需详查范围达4.58×104km~2;考虑到一级重点山洪灾害防治区,这一范围面积为1.96×104km~2,其中渝东北地区需要详查的面积最大,渝东南地区、渝西部地区及渝中部地区需要详查的面积则依次减少。【结论】2013—2015年重庆市山洪灾害详查点总体符合山洪灾害发育规律,但部分灾害高发区详查点不足,在未来山洪灾害补充调查评价工作中,应加强详查点薄弱区的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8.
9.
对8个威宁短柱油茶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果实产量和种仁含油率进行了测定,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了林地土壤肥力对油茶产量和种仁含油率的影响,为威宁短柱油茶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依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标准”,威宁短柱油茶林地土壤有机质和氮平均含量极高,全磷、全钾、速效钾平均含量中等,碱解氮平均含量低,而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极低。8个样地中土壤肥力Ⅱ(良)样地1个,土壤肥力Ⅲ(一般)样地1个,土壤肥力Ⅳ(差)样地2个,土壤肥力V(极差)样地4个。土壤肥力指标与油茶产量灰关联度为0.592~0.801,与种仁含油率灰关联度为0.505~0.722;其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对油茶产量影响较大,速效钾对种仁含油率影响较大。可见,威宁短柱油茶林地土壤肥力普遍较低,土壤肥力严重影响了油茶产量,但对种仁含油率影响较小,应根据油茶林地本底营养和需肥特性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才有助于油茶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