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单层 (有机发光二极管 )中载流子注入、输运和复合的理论模型 ,通过求解非线性Painleve方程得到了电场强度随坐标变化的解析函数关系式 ,计算并讨论了载流子迁移率对电场强度、载流子密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空间电荷分布不均匀造成了电场强度的不均匀分布。当在器件中占主导地位的载流子具有较低的迁移率或少数载流子具有较高的迁移率时 ,有利于载流子的输运与复合 ,发光性能可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一种由同种介质组成的一维类梳状光子晶体的带结构,发现在这种结构中也存在较大的光子频率带隙,并且带隙的宽度随着分支数目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在光子晶体中,低频率的带隙主要取决于结构的短程序,高频率的带隙则更大程度上取决于长程序,分支数目的增多对结构的短程有序影响比较大,而对长程有序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3.
基于载流子电导是空间电荷限制与空间电荷在器件内部指数减小的假设,通过引入电荷空间分布的特征长度及有效迁移率,并考虑注入电流为热电子电流和隧穿电流,由此对器件的输运特性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表明电荷空间分布的特征长度对器件中的载流子浓度、电场强度及电流有很大影响;器件功能层厚度对器件的电场强度影响较大,对器件I-V特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记录仪滑线电阻用有机导电膜的研制及其电阻率、温度系数、粘度和老化性能的测量.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共轭聚合物中进行电运输及电致发光器件-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ISI Web of Knowledge基于知识管理的学术信息资源整合的特点和各项功能,指出其通过学术信息大规模聚合、统一平台处理、分析评价功能以及由超链接构成的体系化的知识,实现了学术信息流管理的四大愿景:开创个体研究者与人类知识总合的崭新关系,集成科研信息活动的全过程(检索、分析、管理、发现),营造集资源、工具与技术为一体的新型合作研究环境,将传统数据库系统转化为创新平台,实现了由"支撑"科研向"引领"科研的跨越。  相似文献   
7.
利用三维有限时域差分(3D—FDTD)方法,研究了具有亚波长椭球形纳米孔周期性结构的金属膜的透射特性,探讨了品格常数和孔的形状对这种结构透射特性的影响,并且通过分析电场和电磁场能量分布图,揭示了这种透射源于两种不同的共振机制:限制在椭球形孔内区域的局域波导共振模式和电磁场能量分布在椭球形孔两端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模式.  相似文献   
8.
电致发光有机薄膜中载流子的输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电致发光有机薄膜中载流子的输运过程,迁移率是描述输运过程的关键物理量。根据载流子在格点间跳跃(hopping)输运理论,提出了一个有机薄膜中载流子输运的理论模型,推导出了迁移率的理论公式,以聚对苯乙炔(poly(p-phenylene vinylene)为例,数值计算了其在不同温度和电场下的迁移率,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彭景翠等建立的模型及理论,对导电复合材料的两种普遍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有机半导体发光器件(ITO/PPV/AL)中载流子传输特性的研究,分析了空间电荷对器件中电流的影响。对电流密度J与薄膜厚度d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获得较高的电致发光效率所用的薄膜的厚度变化范围和掺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