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广西和贵州泥盆系-石炭系界线有强烈的δ~(13)C值负异常,两地负异常可以对比。在广西和湖南弗拉阶顶部δ~(13)C值有多次负异常,两地负异常亦可以对比,δ~(13)C值波动曲线具有显著特征,它为今后弗拉阶-法门阶界线的识别及远距离对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在生物地层工作基础上,对无机碳同位素的研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高远距离对比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广西泥盆纪牙形石、竹节石分带及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泥盆纪地层发育良好,化石丰富,是研究泥盆纪生物地层较为理想的地区。本区岩相横向变化极为复杂,故地层类型较多。其中有两种重要类型:1.象州型或底栖型——代表富氧、动荡、滨浅海沉积,生物群以底栖动物为主,如珊瑚、苔藓虫、层孔虫、海百合、腕足动物,介形类等。2.南丹型或浮游型——代表缺氧静水海盆沉积,生物群以浮游动物  相似文献   
3.
泥盆纪弗拉阶-法门阶事件的化学-生物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广西南洞剖面的研究表明,弗拉阶-法门阶(F-F)生物事件(也称为Kellwasser生物事件)是阶梯式灭绝事件,生物种类锐减发生于linguiformis带最晚期,持续时间约为0.1Ma。在F-F界线有3个Ni-Ir异常层, 该异常层同时也富含亲铜元素,并伴有碳同位素负异常以及微玻陨石。紧随着覆盖有海啸岩。F-F事件实际上是生物-地球化学-沉积综合事件。像这样的综合事件,在中、晚泥盆世共发生了5次。发生的频率为4.6×10-6a-1。讨论了F-F大灭绝事件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4.
5.
新疆塔里木盆地晚奥陶世-早石炭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次系统应用化学-生物地层学对长期遗留的、严重阻碍了油气勘探开发步伐的塔里木盆地重大疑难地层问题:晚奥陶世-志留纪-泥盆纪-早石炭世地层划分对比和东河砂岩时代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厘定了几条重要的相关地层界线,并将东河砂岩的时代确定为泥盆纪晚泥盆世弗拉斯期.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化学-生物地层学对高分辨率地层划分对比、尤其是对在化石缺乏地区和层段进行地层划分对比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法门阶上部米兰柯维奇旋回在中国发育的一致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郝维城  白顺良  江大勇 《科学通报》2000,45(15):1654-1660
化学-生物地层学研究表明,在碳酸盐岩地层序列中,Ce/La值的周期性变化可以反映米兰柯维奇100ka偏心率旋回。广西黄茆泥盆系法门阶上部地层中Ce/La值的曲线形式可以与贵州睦化,新疆塔里木盆地中部(塔中)很好地对比,而且旋回数目也一致。黄茆和睦化与塔中剖面现在相距3000km,泥盆纪时相距可能更远。研究证实,同时期的,周期为100ka的米兰柯维奇偏心率旋回的沉积记录,可以追索到相距很远的不同沉积  相似文献   
7.
广西泥盆系台型牙形石及塔节石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实践证明泥盆纪牙形石及塔节石类的研究,对石油钻探中地层划分以及不同相区区域地层对比有相当重要意义。台型牙形石演化迅速、分布广且易辨认,故本文作重点描述。在象州型地区与底栖动物群共生的塔节石类在野外很稀少,但对不同相区(底栖相区与浮游相区)地层对比是关键,故将之一起发表。有关地层部分,“广西泥盆系牙形石、竹节石分带与对比”一文已详细描述及讨论,故在此不再叙述。  相似文献   
8.
9.
广西黄茆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层分带及地球化学异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茆D/C界线层自下而上的层序为:代化组顶部,属于Siphonodella praesulcata带;长顺页岩;王佑组,属于S.sulcata带和S.duplicata带。长顺页岩底部亲铁元素(铱等)和亲硫元素高度富集,此异常与K/Tr界线层陨石撞击引起的异常极为相似。该异常与牙形石综合资料,为D/C界线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长顺页岩底界线代表重大事件(可能为陨石撞击)并伴随一些生物的全球性灭绝,而duplicata界线代表事件高峰后,牙形石和菊石开始分异的一条界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相距180km的广西六景与大乐的泥盆系吉维特阶上部上hermanni-cristatus带 ̄下hermanni-cristatus带中化学旋回进行对比,证明这些化学旋回具有同时性和区域性,研究结果表明:年限为0.10Ma与古气候环境变化有内在联系的化学旋回很可能源于米兰柯维奇偏心率旋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