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电场法在7050铝合金锻件预制坯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050铝合金锻件为例,首先利用ANSYS软件得到等势线,即预制坯的形状,与压机速度、温度、摩擦因素一起作为参数变量,把成形载荷、填充率、晶粒尺寸作为目标函数,然后借助Matlab软件建立参数变量与目标函数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软件中的优化模块对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最佳参数组合,即摩擦系数0.2,压机速度9.8mm/s,坯料温度478℃以及等势线为0.425V时的预制坯形状.通过有限元模拟,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不仅得出了锻件的最佳参数组合,同时还很好地解决了锻件成形过程中易出现的缺陷,给复杂类锻件预制坯的合理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摘要: 为了研究成形工艺参数对板料成形回弹量和板料厚度的影响,以某汽车内板件为对象,基于MATLAB软件中MBC (Model Based Calibration)工具箱建立了参数(摩擦系数、压边力、成形阻力系数和板料尺寸)与目标函数(回弹量和板料厚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借助于MBC工具箱中的CAGE优化模块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参数组合,即摩擦系数0.125、压边力350 kN、板料尺寸250 mm×360 mm,拉延筋阻力系数分别为20%、10%、6%和35%.同时,通过有限元模拟和实际生产实践,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软木纤维素蒸汽闪爆改性后成膜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蒸汽闪爆对软木纤维素进行活化,然后直接溶解在质量分数为9.5%的NaOH和质量分数为1.0%的尿素混合溶液中,采用质量分数为2%~25%的H2SO4作为凝固浴进行成膜实验.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分析、扫描电镜和拉力测试等对所制备的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膜后纤维素晶型由Cell-Ⅰ转变为Cell-Ⅱ,所制备的膜为多孔膜,孔径可以通过改变凝固浴的质量分数而得到相应调整,且表面孔径大于内部孔径.质量分数为5%的H2SO4为最佳凝固浴,得到具有最大拉伸强度88.7 Mpa和断裂伸长率4.1%的纤维素膜.  相似文献   
4.
筛孔板漏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和试验两个方面研究了筛孔板的漏液量、漏液分布和漏液点。提出了一个筛孔板上气液运动的理论模型。计算的漏液量、漏液点与试验值基本一致。对不同情况下应用的筛孔板的改进工作也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以手把体为例,综合考虑应变速率及变形温度对材料微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运用DEFORM材料库中的应力应变数据,建立了45钢的热加工图,初步为手把体锻造提供合适的工艺参数范围.进一步以初始锻造温度、飞边槽桥部高度、模具下压速率为优化变量,以锻件最大损伤值、终锻成形载荷、坯料填充率为优化目标,采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了响应面拟合建模分析,得到三个目标量的二阶响应面模型,并进行优化分析,经数值模拟验证其误差范围小于5%.生产实践结果表明:多目标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能够获得形貌完整的锻件,并有效地减小最大损伤值,降低成形载荷,显著地提高了材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科学技术。为了说明自动控制理论在整个控制理论中的地位,我们把控制理论的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这种阶段性的发展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辨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竹叶菜( 高大鹿药 Similacina atropurpurea) 的营养成分包括氨基酸、蛋白质、总糖、矿质元素, 不同的处理样品营养成分含量不同.结果显示: 竹叶菜营养丰富,在鲜竹叶菜中水分占总重量的 90%, 总氨基酸含量为 24.76%,包含有除色氨酸以外的17种氨基酸, 蛋白质含量占干重的41.6%,在竹叶菜中糖含量较少,只占鲜重的 2.56%, 此外, 竹叶菜亦含有较为丰富的矿质元素和维生素C旱粮以及少量的糖.盐渍样营养成分有较大损失,盐渍和清水加工对维持 Vc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液滴的瞬态行为对强化水平管降膜吸收CO2装置的性能至关重要。基于VOF(volume of fluid)方法建立了滴状流降膜吸收CO2的二维模型,引入液滴下坠长度与无量纲时间来分析滴状流降膜吸收CO2过程中的液滴脉动与管间距和雷诺数Re的关系。结果表明:液体在换热管下侧堆积直至形成液滴的过程中,受到重力、表面张力与惯性的相互作用,液滴的移动方向出现了多次反转;液滴脉动过程中,由于摩擦阻力的存在,随着无量纲时间的增加,液滴脉动幅度逐渐减小;由于管间距的增加提高了液滴在换热管底部交汇时的动能,导致随着管间距的增加,液滴的脉动次数与脉动幅度逐渐增加;在Re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液滴滴落速度的减小导致液滴的脉动次数与幅度也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