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小康井田煤系地质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构造地质学原理和方法,阐述了小康井田3组褶皱、5组断层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从区域构造背景、构造应力场演化揭示了该井田地质构造的形成期次,即先后形成了压性结构面(以褶皱轴面、逆断层面为代表)走向呈北西西、北东东、北北西向的构造系统;分析了后期构造形迹迁就和改造先存构造形迹的力学性质转化,其中,由于断层多期活动的综合效应和构造抬升、应力松弛使绝大部分断层现今表现为正断层;指出走向为北北东向同沉积正断层对原始煤层的发育具有控制作用,其他方向的断层尤其是北北西向或近南北向的断层,主要表现为成煤后对煤层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1999年法定节假日增加后,“五一”和“十一”成为假日旅游的黄金周.据统计,自1999年“十一”黄金周至2003年春节黄金周,11个黄金周国内累计出游人数达6.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72.8亿元.从新疆旅游市场假日旅游、假日经济与旅游环境三者交汇的视点来浅析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以拓宽关注旅游与人类生存环境协调发展的视野,唤起社会潜藏久远、亟待开发的环保觉悟与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平庄盆地烃源岩的赋存特征,结合地质勘查资料,根据沉积学、地球化学理论,分析了该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结果表明,平庄盆地内发育有三套烃源岩,分别归属九佛堂组、沙海组、阜新组,前两者是构成盆地的主要烃源岩;烃源岩主要形成于半深湖一深湖,部分形成于浅湖、闭塞湖湾及湖沼,其类型以暗色泥岩、油页岩、泥质白云岩等为主;盆地生储盖组合以侧变式为主,油气的圈闭类型主要为断背斜。该结果为平庄盆地的基础地质研究及石油地质勘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弗莱雷"对话式教学"的核心理念及实施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巴西教育家弗莱雷提出的以“解放教育观”为指导的“对话式教学”,超越了传统的教育观和教学观,其核心理念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而实现充满人文关怀的“对话式教学”可有以下策略:回归学生主体;实行提问式教育;生成主题;调查思维;将研究引入教学;强调高效率的教学;重视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力求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等。  相似文献   
5.
为了抑制旋风分离器的旋进涡核(PVC)现象,对常规旋风分离器作为改进,在旋风分离器中心轴线处加上稳涡杆,对改进后旋风分离器内PVC的存在范围,频率和幅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稳涡杆能减弱旋风分离器内的旋进涡核。  相似文献   
6.
通过收集大量钻孔资料,编制并分析了倾向沉积断面图、走向沉积断面图以及砂体等厚图。在此基础上,结合岩石成因标志和垂向层序,识别出元宝山组主要沉积相类型有:冲积扇相、湖泊相、扇三角洲相及河流相。然后,分析了其沉积环境演化,即经历了冲积扇-湖泊-扇三角洲-河流的演化过程。最后,阐述了元宝山组的聚煤规律。  相似文献   
7.
防返混锥对旋风分离器旋进涡核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热线风速仪采样测定了装有防返混锥的旋风分离器读进涡核(PVC)的作用范围和频率,幅值等参数,并用FFT变换的方法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防返混锥极大地抑制了旋进涡核的作用,特别是使旋进涡核的作用范围控制在内旋流很小的区域内,有效地防止已分离粉尘的再次扬起,从旋风分离器非稳态运行的旋进涡核的角度说明了防返混锥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新疆荒漠化土地分布及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介绍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的区别,以及土地荒漠化的评价指标,从而确定新疆土地荒漠化的种类和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具体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随着环境退化、资源衰竭、人口膨胀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农业将是今后发展永恒的主题.而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是高度依赖于信息技术和密集型管理.文章阐述了基于RS、GIS和GPS即3S技术的生态农业的定义以及内涵,并以阿克苏地区为例,详细研究了该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和实施生态农业发展必要性及其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