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研究了一种基于虚拟变偏振理论的红外面目标细节增强方法,该方法充分挖掘和利用了红外偏振信息的固有特点,利用入射光Stokes矢量和出射光光强之间的描述关系推导出出射光光强和起偏角度的解析关系,并据此虚拟实现了任意起偏角度的出射光光强,然后依据面目标信杂比最大准则,利用粒子群算法迭代实现了最优起偏角度的搜索,最终得到增强后的红外面目标图像。利用实测的长波红外偏振图像数据对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灰度对比度、平均梯度、图像熵3种图像质量评价指标下,经此算法增强后的图像质量更高,为后续目标细节识别和攻击点选择等算法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非协作通信中CPM信号调制类型盲识别算法,利用调制指数、符号率和频偏对调制类型进行联合估计. 在此基础上,根据mCPM信号的差分相位,完成了CPM信号的盲解调. 理论分析与实际数据实验表明,新方法具有较高的调制类型正确估计概率,且达到了较好的解调效果.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自适应抑制雷达杂波的实时信号处理问题,分析了在最小均方准则下的LMS,MLMS算法,进行了系统性能模拟.并研制了一种用DSP的自适应MTI系统,该系统对杂波环境有较好的自适应能力,对地杂波及运动杂波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在雷达实测中,改善因子大于20dB。  相似文献   
4.
综述量子力学相位问题的背景、产生及进展.最初由Berry提出的适用于线性系统绝热演化的Berry相位受到了局限,在实际应用中,Berry相位被推广到非绝热演化(AA相)、非循环过程(非对角几何相)及非线性系统(一般量子态的几何相位).指出对于非线性系统非对角几何相的研究是个新的研究课题,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对延安大学校园植物进行种类统计和鉴定,通过调查植物生长状况,总结其生长不良的原因。结果表明,校园内共有木本植物39科93属149种,草本植物共有34科69属74种,较2008年统计数据相比,校园木本植物增多了19科58属100种。多数植物生长良好,部分植物由于气候条件不适、人为破环等原因长势不好,依据延大校园场地状况及延安特色文化,针对性地提出校园植物配置与养护管理的建议:增加区域特色,增加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增加植物物种搭配、丰富植物多样性,加强校园植物养护管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超宽带信号由于传输路径较复杂且功率谱密度较低,准确的信道估计十分重要.但是由于其带宽较宽,难以直接采样.压缩感知理论提供了一种可行的低速采样方法.目前的压缩感知超宽带信道估计方法一般采用l1范数约束的凸优化形式或无稀疏性的l2范数约束形式,对目标向量的稀疏性约束不强,而拥有最强稀疏性的l0范数又缺少有效的重构算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一种基于非凸优化算法的压缩感知超宽带信道估计方法.首先将目标函数设置成l,范数约束的非凸优化形式,然后利用凸函数较易求得极值的性质,将原非凸函数组合成为凸函数形式的目标函数,并通过每步迭代凸函数对非凸函数的逼近来求解目标函数,进而估计出原信道.由于lp范数更接近于l0范数,所以对目标向量稀疏性的约束更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对于现有的压缩感知超宽带信道估计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重构误差.  相似文献   
7.
从政府部门的几大职能入手,构建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的多层次指标体系。全方位、系统地覆盖政府职能范围的方方面面,使得政府的所有职能活动均处于评估之下,有利于政府部门树立公共行政的正确价值导向,强化政府自律,降低政府成本,做大政府业绩,提高政府效率,有利于我国效能型政府、责任型政府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杂多酸(HPAs)是一类用途广泛的多功能材料,在酯化反应中具有优异的催化剂性能。由于HPAs良好的溶解性,作为均相催化剂使用时,不易与产物分离、难以回收和重复利用。利用六元瓜环(Q[6])与 Keggin型杂多酸的自组装作用,制备了系列难溶性Q[6]-HPAs催化剂。该类催化剂具有性质稳定、比表面积大、回收率高,可循环利用等特点,在乙酸乙酯(EA)合成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循环利用率,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