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以LaNiO3作为底电极的Pb(Zr0.3,Ti0.7)O3铁电薄膜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Si(100)衬底上制备了LaNiO3薄膜,采用相同方法在LaNiO3/Si(100)上制备了Pb(Zr0.3,Ti0.7)薄膜,对LaNiO3薄膜和Pb(Zr0.3,Ti0.7)O3薄膜的结晶性,表面形貌和电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SiO2/Si(100)衬底上制备了PbZr0.96Ti0.03Nb0.01O3/La0.05Sr0.05CoO3(PZNT/LSCO)异质结,研究了该异质结构的表面形貌、结构特征、介电特性和储能特性.LSCO具有非常特殊的表面形貌,PZNT/LSCO异质结为随机取向.研究给出了PZNT/LSCO异质结的介电温谱.PZNT/LSCO的储能密度呈现随测试频率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500kV/cm电场强度下,频率为1kHz时,PZNT/LSCO具有最大的储能密度5.35J/cm^3.  相似文献   
3.
有机弱极性材料交替LB膜的铁电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氮冠醚(NC)和花生酸(AA)LB膜(Z型以及交替Y型)的铁电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在氮冠醚/花生酸交替Y型LB膜、掺Ba2+的和掺Mn2+的花生酸的Z型膜以及纯的氮冠醚和花生酸的Z型膜中均观察到了电滞回线, 亦即说明它们都具有铁电性, 并且它们各自对应的剩余极化强度大小分别为: 9400, 180, 650, 450和15 mC·m-2. 由此可以推知: Ba2+, Mn2+等离子掺入的离子转移效应以及交替膜的层间相互作用对LB膜的铁电性有比较大的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4.
实验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工艺,在较低的衬底温度(370℃)、纯Ar气氛中和在(111)Pt/Ti/S iO2/S i衬底上用陶瓷靶Pb(Zr0.52Ti0.48)O3(PZT)制备具有完全钙钛矿结构的多晶PZT(52/48)铁电薄膜,沉积过程中基片架作15°摇摆以提高膜厚的均匀性,然后在大气环境中对沉积的PZT薄膜进行快速热退火处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和Auger电子能谱(AES)测量其组分,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PZT薄膜的相结构和结晶取向,RT66A标准铁电测试系统分析Pt/PZT/Pt/Ti/S iO2/S i电容器的电学特性。结果表明:PZT铁电薄膜具有较高的剩余极化(Pr=44.9μC/cm2)和低的漏电流(10-8A量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