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报道了河南境内有毒蕨类植物与裸子植物的种类、有毒成分及其分布.调查结果表明:河南境内共有7 种有毒蕨类植物4 种有毒裸子植物,它们分别隶属于7 科9 属,主要分布在豫南、豫西山区,少数栽培种分布于全省各地.  相似文献   
2.
玉米茎尖扫描电镜观察及蛋白质电泳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发育阶段的玉米茎尖,并对不同时期的茎尖进行蛋白质电泳。结果表明,伴随着玉米茎尖的阶段性发育,茎尖蛋白质的合成与消失也呈阶段性变化。在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转折点,玉米茎尖有多种蛋白质消失,进入生殖生长期后又有多种新的蛋白质合成。该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茎尖的营养主长和生殖生长分别受不同的基因调控,有不同的蛋白质产生。玉米茎失多种蛋白质的突然消失可作为玉米茎尖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生化标志。本文还探讨了玉米茎尖扫描电镜的制样方法。  相似文献   
3.
巴山木竹无性系种群的分布格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巴山木竹(Arundinaria fargesii E.G.Camus)混交林中采用邻接格子样方法、样线株间距法取样,研究了巴山木竹无性系种群分布格局,并用克隆生长系数的变化揭示了无性系种群的克隆生长型动态。结果表明,巴山木竹无性系种群的分布格局在各年龄范围均是集群分布,格局规模即斑块大小均为92.16 m2,格局强度(RDD)达到3.89;说明巴山木竹无性系种群聚块(密距段)分株数是间隙(疏距段)分株数的3.89 倍。格局纹理为38.17 cm,即从一个聚块(密距段)到另一个聚块(密距段)的聚块平均间距是38.17 cm。巴山木竹无性系种群的克隆生长型中以合轴型分株占主导地位。从巴山木竹种群各年龄范围均保持强集群分布格局并有随时间进程逐渐加强的趋势来看,该种群可能受到了较大的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