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TiCl4液相水解法, 制备粒径在40~80 nm的锐钛型纳米TiO2. 将制得的纳米TiO2配合面包酵母菌制作复合吸附剂并用于Cu2+的吸附研究, 发现复合吸附剂量为5 g·L-1, pH≥4.0, 吸附时间40 min, [Cu2+]=10 mg·L-1的条件下, 复合吸附剂中纳米TiO2提高了面包酵母菌对Cu2+的吸附率, 即面包酵母菌和纳米TiO2对Cu2+的吸附产生了协同作用.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Zeta电位等仪器对复合吸附剂进行测试分析. 结果表明, 复合吸附剂中面包酵母菌与纳米TiO2主要依靠配位键、氢键相互结合, 受静电吸引影响较小. 同时, 复合吸附剂的稳定性及TiO2的负载量与溶液中H+浓度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XPS方法研究了Fe,V助剂的加入对CuO/Al2O3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及其对合成甲醇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e,V助剂的加入能增大室温下被氧化的铜物种的表面浓度,从而提高催化剂的低温活性,Cu,Fe,V原子的表面浓度都低于体相浓度,存在向体相扩散的趋势,Fe,V在载体上浸渍的先后顺序不能确定其表面原子浓度的大小,与Cu相比,Fe和V在表面有一定程度的富集,它们还导致表面铝酸盐物种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磁性纳米TiO2/Fe3O4的制备及光催化去除甲基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磁性纳米Fe3O4表面包覆TiO2制备磁性纳米TiO2/Fe3O4复合光催化剂.用XRD、SEM、FTIR对其表面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Fe3O4表面被锐钛型的TiO2包覆,该磁性纳米光催化剂颗粒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80~100 nm.将纳米TiO2/Fe304用着光催化剂去除水中的甲基紫染料,在紫...  相似文献   
4.
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去除水中Cu(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iCl4液相水解法制备锐钛型纳米TiO2,用XRD、SEM、TEM对粉体进行表征.在避光/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将自制纳米TiO2用于处理水中Cu2 .考察了处理时间、pH值、有机物和共存阳离子等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量为1 g·L-1、溶液pH值为6、Cu2 初始浓度10 mg·L-1,去除时间分别为20 min和120 min时,Cu2 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4.4%和68.2%.另外,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还原性有机物(甲酸、甲醛、甲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Cu2 的光催化还原率,但对Cu2 的吸附有抑制作用.共存阳离子对去除率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戊二醛交联固定血红蛋白对水中NO_2~-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戊二醛交联法固定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吸附水中NO2-的方法,并考察了浓度、温度、pH值、吸附时间及干扰离子对其吸附率的影响,确定了吸附的最佳条件:3 mg/LHCl活化处理2h,温度25℃,pH 6.5,吸附时间5h,此时吸附率达90%以上.用抗坏血酸作洗脱剂,经洗脱处理后可使固定化血红蛋白反复使用十次左右仍可使吸附率保持在90%以上.在动态吸附实验中,我们以0.5mL/min的流速分别将四种废水过柱处理,均有较好的效果,尤其是被NO2-污染了的饮用水.血红蛋白和洗脱剂抗坏血酸均对  相似文献   
6.
王仁国 《科技信息》2007,(28):40-40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要解决新课改所面临的问题。作为一线教师必须从课程入手,弄懂教材,补充教材,更新教材,从而来驾驭我们的课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