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0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厌氧菌感染是所有细菌感染中最容易被忽略和误诊的,因为厌氧菌作为正常菌群,存在于人体的任何部位,它可以成为条件致病菌引起人的内源性感染。加之厌氧细菌学的检验技术尚未广泛推广,许多临床标本,使用常规的有氧培养技术进行分离培养,结论是“无菌”,临床上诊断为“无菌性”炎症。实际上有不少是由厌氧菌感染引起的。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厌氧菌的感染遍及临床各科。其感染率达70-90%,有的部位如口腔高达100%。对厌氧菌发病机理的认识是从两方面进行的,一是宿主本身,另一是厌氧菌的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2.
拟杆菌的代谢和气相色谱分析(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Bergey氏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中,许多厌氧菌的检索表都列入了终末代谢产生物的色谱分析,是其分类和鉴定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对于革兰氏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如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等更是如此.使用气液相色谱(GLC)分析菌的脂肪酸代谢产物,可以迅速地决定拟杆菌科的菌属甚至菌种,如产生丁酸(B)、不产生或产生极少量异丁酸(ib)、异戊酸(iv)的菌归为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产生琥珀酸(S)、乙酸(A)等为主,并伴有丙酸(P)、乳酸(L)、异丁酸、异戊酸,或少量了酸的归为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中.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从60份临床标本中行厌氧菌的分离和鉴定,40份标本分离到厌氧菌,阳性率为67%,其中,牙周病的临床标本厌氧菌的检出率高达100%,阑尾脓肿和腹膜炎标本为935,胆道标本为585,一般都是与兼菌混合感染。在腹部外科临床标本中,与致病有关的主要厌氧菌弱拟杆菌(285)、消化链球菌属(205)和梭菌属(19%)。与口腔牙周炎致病有关的厌氧菌 具核梭杆菌(23%)、产黑色素拟杆菌(175)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20%)。从60份临床标本中分离到219株厌氧菌,其中拟杆菌属占42%,消化链球菌属占165,梭菌属占16%,梭杆菌属占11%。厌氧菌鉴定中使用了敏感且简便的微量生化分析法。对厌摒力的代谢产物使用 子色谱和气液相色谱分析。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离子色谱法()IC)操作`简单基线稳定,能直接注射水培养物,可以推荐到临床检验中去,用以厌氧菌感染症的快速推测性诊断。  相似文献   
4.
人体肠道中存在着数千亿细菌,这些平常就定居在肠道的细菌叫人体正常肠道菌群.肠道细菌的数目,超过了人体细胞的总数,其总量近一千克左右,差不多等于肺或脑等大器官的重量,故肠道菌群及其活动对人体有影响是易于理解的.从人出生后3~4小时起,细菌就开始在人体肠道内栖息,并不断地增殖、更新和排泄,且伴随着人的终生.肠道菌群(当然还包括原虫、病毒等其它微生物)与大生物(宿主)、以及环境构成的生态系,在正常情  相似文献   
5.
在临床检验和医学微生态学的研究工作中,经常分离到细菌,接触到菌种。菌种是国家重要的一种生物资源,菌种的保存不仅有利于重现已经作过的研究,证实发现新的菌属和菌种,而且也是研究、推广、开发和实际应用科研成果的基础。因此,菌种保存工作在细菌学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德鑫 《江西科学》1990,8(1):53-64
“生态学”是上一世纪由德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赫克尔(Haeckel)首先提出来的.他把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定义为生态学(Ecology).在这之前许多伟大的生物学家都曾致力于此学科的研究.生态学成为一个大家熟悉的普通词汇,也不过是近二三十年的事.现在人们都了解生态学对于创造和保持高度的人类文明是必不可少的,它与人类的生产劳动、日常生活有着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为有助于菌群研究中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分类和鉴定,本文以GLC法分析了486株菌的代谢产物.比较了VPI和上野等提取代谢产物的方法,结果两种提取方法效果相当.两套分析系统[CAPCO(TCD)分析系统和GC-7AG(FID)分析系统]在分析菌的代谢产物方面各有所长,最好能并用.GLC分析菌的代谢产物对厌氧菌的分类和鉴定很有价值,是菌群深入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厌氧菌的色谱图中,主要出现B、IB、V、IV、C、IC等色谱峰.而需氧(兼性)菌仅出现A、P、L或有S,这提示GLC分析方法可能直接用于临床,便于临床厌氧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水苏糖改善人体肠道菌群的作用,分析和总结水苏糖对人群的最佳日摄入量。[方法]采用自身和组间两种对照设计,从自愿参加的受试者中选250人均分为5组,分别给予每日服用水苏糖0克、0.5克、3克、5克、10克,连续试食60天,其中前30天观察其安全性及功效性指标,后30天观察其安全性指标。[结果]每日服用3克、5克、10克三组人群服用水苏糖30天后,肠道内的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日服用5克、10克两组人群服用水苏糖30天后,肠道内乳杆菌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试食者肠道内的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苏糖的日常摄入量为0.5克-5克,推荐日摄入量为3克,试食水苏糖对受试者健康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