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米根霉As3.819是一株L-乳酸的高产菌株,且能够分泌淀粉酶直接利用淀粉发酵生产乳酸。文章研究了不同培养基主要成分下米根霉菌株As3.819生产L-乳酸和淀粉酶情况,并对发酵液中淀粉酶水解产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薯淀粉8%、硫酸铵为0.4%时L-乳酸和淀粉酶的产量相对较高,且在培养基中加入麸皮后能增加淀粉酶的分泌,种子培养基中碳源为麦芽糖时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苯硫醚(PPS)与尼龙6(N6)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并以四种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PPS 及其共混物从熔体开始结晶的温度降低;相同冷却速率下,共混物中的 PPS 的起始结晶温度较纯 PPS 为高。Ozawa 方法及 Harnisch 和 Muschik(H-M)法均能较好地处理该体系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数据,由这两种方法所获得的 Avrami 指数 n 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3.
就以不同刚性分子链热致液晶聚合物(LCP)为分散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共混物在加工温度范围内的流变性能,共混物熔体经过一系列流场发展起来的形态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PET/LCP共混物为切力变稀的非牛顿流体,共混物熔体的粘度介于两种纯组分高聚物熔体之间,并且各组成的流动曲线于γ=600s~-1时相交;LCP熔体粘度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比PET熔体大;随着LCP含量增加,共混物的粘流活化能下降;LCP材料性质不同,对共混物流变性能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当分散相流体粘度大于基体高聚物的熔体粘度时,分散相很难变形;当分散相流体粘度小于基体时,则分散相的形态发展与加工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4.
海藻酸钠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活性炭、明胶等8种固定化载体筛选的基础上研究了以海藻酸钠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条件,并对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在催化制备大豆异黄酮活性苷元染料木素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β-葡萄糖苷酶在0.20%戊二醛溶液中交联2 h后再与20 g/L海藻酸钠混合,然后逐滴加到4 g/LCaCl2溶液中,固化1 h后过滤、洗涤得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固定化酶的酶活回收率为83.67%。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热稳定性、pH值稳定性以及与底物的亲和力都有所提高,最适pH值基本不变。该固定化酶重复使用6次后其活力仍保持90.94%,染料木苷转化率达60.02%。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PNC以其宏观复合材料无法替代的优势日益获得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青睐。材料在纳米尺度上的复合,将产生高性能化和功能化。这里着重分析和讨论了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材料的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天然生物防腐剂乳链菌肽产生菌——乳链球菌P-99的摇瓶细胞生长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该菌株细胞的生长与发酵是同步的,最适种龄为8~18h,产乳链菌肽表现出初级代谢动力学特征;在M17培养基、30℃、起始pH6.5条件下发酵良好,通气量和Ca2+、Zn2+、Fe2+等金属离子对其细胞生长与乳链菌肽的合成无明显影响,但Mn2+对乳链菌肽的合成有促进作用,而Cu2+则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8.
采用微弧氧化-电泳涂装复合工艺,在MB8镁合金表面上形成防护性复合膜层。SEM观测表明,电泳漆膜与微弧氧化膜紧密结合,且均匀地覆盖了表层。动电位极化和浸泡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膜层的耐蚀性明显优于微弧氧化膜。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前文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热台X射线衍射法、流变测定法,进一步说明DSC测得的相转变峰机理和偏光显微镜下的结构转变机理.结果表明,热X射线衍射法测得强度及峰位的变化规律能很好地说明DSC曲线在260℃时的转变峰确为体系的熔融峰;同样,粘弹参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又能很好地说明和解释偏光显微镜下的(?)区分离现象;小角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其相态在260~320℃为向列型液晶,说明共聚酯体系在液晶温度区不存在近晶型相.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PET)与聚2,6—二甲基—1,4—对苯醚(PPO)共混物从熔体及玻璃态的等温结晶动力学以及结晶后试样相应的熔融行为。结果表明,PET及其共混物的等温结晶过程均符合Avrami方程,但Avrami指数n及结晶速率常数K值均与共混物组成及起始结晶状态有密切关系;从熔体结晶的表现活化能△E值要比玻璃态结晶的△E值高,并且受组成影响较明显。非晶的PPO组分在含量较低时能加速PET的结晶,使之达到比纯PET高的结晶度,但含量高达50%时,结晶速率及结晶度均略有下降,这与共混物织态结构改变有关。相同组成的共混物从玻璃态结晶比从熔体结晶所达到的结晶度高,但起始熔融温度低,熔程宽,表明生成较多的不规整的微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