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关于可测函数列收敛性的注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可测函数列依测度收敛与近一致收敛之间的关系,并给出Riesz定理的推广:若fn→f于E,则存在子列{fni}包含{fn},使fni近一致→f于E。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数学实验”是解决几何问题的有效途径,并给出了通过“数学实验”分析解决几何问题的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用于多尺度边缘检测的小波变换滤波器系数的计算方法,并且以具体例子进行了检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信号序列经小波变换后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针对被处理的对象常常是相互独立的随机信号序列,而波小变换是相以相邻中权平均的结果,通过对信号序列经小波变换后的相关性作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得到小波变换后序列的相邻项之间是互不相关且自相关性减半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识别碳酸盐岩的层序界面,以周口店地区的马家沟组与本溪组、铁岭组与下马岭组两个不整合界面为例,综合采用野外露头及岩性特征描述。采集不整合面附近岩样进行稳定碳氧同位素检测,得出马家沟组稳定同位素测定值δ13C(PDB)‰为-6.19‰~-0.69‰,δ18O(PDB)‰为-10.57‰~-9.08‰,属浅海相沉积;铁岭组δ13C(PDB)‰为-2.44‰~-0.67‰,δ18O(PDB)‰为-8.39‰~-4.47‰,属潮间带沉积。将检测数据进行曲线拟合,证明与该地区沉积环境完全吻合,借此可以识别其不整合面。故提出结合不整合剖面及其岩性组合变化,利用稳定碳氧同位素检测可作为识别碳酸盐岩层序界面的另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逐渐成为致密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块。然而,对该地区主力产气层山1段和盒8段的储集空间以及物性特征的研究还十分不足。利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结合压汞实验数据,对研究区山1、盒8段砂岩的孔隙微观特征及类型、孔隙结构及物性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的孔隙类型为残余粒间孔、岩屑溶孔、杂基溶孔和晶间孔;孔喉大小、分选性以及连通性的分析显示,盒8上亚段的孔隙结构最好,其次为盒8下亚段,山1段的孔隙结构相对较差;山1段和盒8段均为低渗透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呈指数相关,其中盒8上亚段的孔渗高于下亚段,盒8段的孔渗性明显优于山1段。综合来看,储层物性以盒8上亚段最好,其次为盒8下亚段,山1段的物性最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