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电法勘探是根据岩石和矿石电学性质(如导电性、电化学活动性、电磁感应特性和介电性,即电性差异)来找矿和研究地质构造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是通过仪器观测人工的、天然的电场或交变电磁场,分析、解释这些场的特点和规律达到找矿勘探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地球物理反演是已知场求场源的过程。本文首先描述了最优化选择法中的阻尼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和方法技术,然后通过模型试验得到了良好的效果,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安徽某铁矿区的重力资料处理中,其反演结果与地质上的推断,以及大功率激电解释结果吻合,证明了重力反演在固体矿产勘探资料处理中的效果是明显的且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滑坡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测查明水库库区滑坡体的工程地质特点,才能对滑坡进行有效的治理.论文中简要介绍了探测确定滑坡体的意义、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应用前提、优势,结合在某水库库区滑坡体探测,获得了测区部位的二维高密度电阻率反演断面色谱图,通过对视电阻率二维成像图异常形态、高低阻等特征的分析,推断出覆盖层厚度、基覆界线,从而查明了滑坡体厚度及滑面起伏形态,为库区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在构造复杂地区(如高陡构造带、断层发育等),地震记录上储层的信噪比低的情况下,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测气水边界。对影响预测效果的某些因素作了试验,其中包括地震特征参数的选择、计算时窗大小、数据圆滑方式、学习样本与预测区域的选择等。文中还给出了已知剖面的预测结果,并被钻井证实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仁苏和四川油区转换波勘探试脸的结果,作者讨论了转换波应用中的四个问题,首先由大t的AVO曲线的分析,提出了主转换波的概念,确定了主转换波的波型;确定了接收主转换波的最佳未集范围。其次讨论了在实际地襄图中如何识别转换波。然后,文中介绍了转换波共转换.点(CCP)登加的一步法[lj,将反射点精确归位、非双曲线动校和CCP受加一步完成.最后讨论了转换波钊面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岩溶作为一种典型的不良地质现象在施工建设中的危害越来越明显.该文简要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所基于的静电场理论和工作特点,应用该方法在某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岩溶勘察进行了探测,获得了测区部位的视电阻率二维成像图;通过对视电阻率二维成像图异常形态、高低阻等特征的分析,推断出地下岩溶、溶洞的分布范围、大小和埋深.经钻探资料证实,推断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并行遗传算法为基础,根据生物遗传规律的特点,综合多种杂交方式和生物遗传技术(共享技术、受限交配、灾变等),提出了一种综合的并行搜索策略,用以克服遗传算法的早熟收敛现象,提高遗传寻优的效率。通过对剩余静校正估计的模型试验,其结果比常规的单一遗传算法有明显的改善,能够更有效地接近于真正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8.
在地球物理探测中,由于受地形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大量的观测和采样是在极不规则并且离散的测网下进行的。为了更合理地对地球物理异常做出正确的解释,在保持原有场特征的前提下,有必要插值出均匀并且较密集网格下的数据。B样条分层离散插值方法可实现将离散并且稀疏的数据插值到均匀并且密集的网格上。该方法建立了一组控制点间距逐步减半的网格层,同时利用B样条改进控制点网格层对于所有离散数据的估计来优化多层离散插值。该方法在理论模型中进行了测试,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然后,应用到两组地球物理磁测异常的实际资料处理和解释中,验证了被严格理论模型所保证的优异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方法可以推广到整个地球物理资料的处理和解释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